董蓉哈哈笑道“成,一两银子一个,杀熟的买卖最好做了。”
小夫妻俩说说笑笑,很快就各自换了一套干净衣衫,结果一出内室门就见曹二姐儿站在堂屋门口探头探脑往里张望。董蓉无奈嗔怪道“你这丫头,做活儿时候不见人影儿,卤菜做好了就跑来吃现成的?”
曹二姐儿笑嘻嘻上前抱了嫂子,撒娇道“嫂子,我怕杀鸡啊,到处都是血。以后你再做点心的时候,我一定帮忙,好不好?”
董蓉前后两世加起来也快有四十岁了,平日待这十几岁的小姑就同娇惯女儿一般,自然也不会真心怨怪她,于是轻轻掐了她一记就算放过了。
院子角落的石桌上已是摆了几盘子各色吃食,刘嫂子等人满脸〖兴〗奋之色的围在一旁,但却没有一个先动筷子。董蓉心里喜她们懂规矩,于是当先给傻柱夹了一个鸡翅膀,给弟弟妹妹也选了两个鸡腿之后就招呼她们道“忙了一上午了,你们也别客气,赶紧尝尝咱们的劳动成果味道怎么样?”
刘嫂子几个这才纷纷下筷子,梅hua先前负责拾掇猪下水,这会儿夹了块猪肝就扔进了嘴里,末了仔细嚼了半晌就嚷道“东家,这猪下水用细面搓洗果然没有腌臜味道了。”她说完又夹了块猪大肠吃了,笑得更是欢喜“肠子也没有臭味!”
董蓉把吃食挨个都尝了一遍,又问询了众人的意见,这才说道“这卤汤煮鸡鸭和鸡蛋还不错,猪下水就有些勉强。这样吧,猪肝和心肺都不做了,至于小肠…我还会一种做法,明日咱们再试试。”
刘嫂子和梅hua都是应了,楚四莲有些心急,问道“东家,您什么时候教我做点心啊?”
“别急,明日让张管事去陶窑雇两个人手来,家里要盖一个小窑,到时候有你叫苦叫累的时候。”
楚四莲得了准信儿也不再惦记,笑眯眯拿了一只鸡脖子津津有味的啃了起来。
眼见众人吃了大半饱,董蓉就让刘嫂子把盘子撤了,这毕竟不是正经饭食,太过油腻对身体不好。喜子有些意犹未尽的舔舔手指头,被董平瞧见就拍了他一记。这小子也机灵,赶紧赞道“夫人的手艺真是太好了,一定会生意兴隆。”
众人都是笑起来,董蓉嘱咐文娘把剩下的卤味端去外院给张管事和一众小子们尝尝新鲜,刘嫂子几个听了就道“文家妹子,顺便请张管事连我们的工契一起写了吧,我们按了手印也就放心了。省得总担心东家找到手艺更好的,就不用我们这几个笨手笨脚的婆娘了。”
文娘含笑听着,目光却望向自家主子。董蓉点头笑道“去吧,告诉张管事先写五年的工契,工钱每年十两。”
文娘这才躬身退了下去,张管事听说东家吩咐了差事,扔下一众口水横流的小子就进了房间,末了又拿了写好的契纸和印泥进了内院。刘嫂子和梅hua、四莲都是欢天喜地的按了手印,然后纷纷包了未做完的针线活儿下山回家报喜去了。
董蓉见得院子终于清静下来就请张管事坐下喝茶,慢慢把果园最近的活计安排了一下。第二日一早,刘嫂子等人就又上山来了,各个都是摩拳擦掌,一迭声的问着今日要做什么吃食,董蓉让文娘拎出一筐鸭蛋和半盆猪小肠儿又带头扎进了灶间。
很快,张管事雇请的两个砌陶窑的好手也到了,董蓉抽空出来指点了几句就又回了灶间,留下张管事和两个窑工绞尽脑汁儿的琢磨着怎么才能搭砌出能烤点心的“陶窑”。
山下果园门口处,于桂生带了十几个杂工在自家房子旁建着养鸡棚子,不时听得他吆喝“大伙儿加把劲儿啊,棚子建完了,咱们还要在桃hua林边建一个小酒家呢,到时候生意好了,各家的草编卖个精光,大伙儿可就发财了。”
杂工们都是临时在村里雇请来的,听了这话都仿似看到自家未来的富足日子,越发干劲十足。
远处的荷塘里,赵青山正带着七八个人往塘泥里栽藕种,若是按照节气来算,此时种藕有些过早,一定会影响产量。但董蓉种藕是为了要满塘荷hua,以便添补桃hua和梨hua等败落后的空档,所以也就不在乎这个小缺憾了。毕竟果园打的是赏hua欢饮的招牌,若是客人赶来无hua可赏,哪怕酒菜再好也会觉得扫兴。
所以,这荷塘六月后就是整个果园的焦点。藕种每隔半月栽一批,待得荷hua开时自然也会常开不衰,直到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