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郭公公,快请起。一晃三年未见,不知宗正大人身体可好?”
“托娘娘和王爷的福,宗正大人身体安康,只不过总念叨着,王爷建在海外的别院太远,若是留在京都助皇上一臂之力就好了。”郭公公爬起身笑眯眯应着。
董蓉眼神闪了闪,笑道,“王爷一向不喜俗物,过惯了清闲日子,可受不得京都拘束。”
郭公公仿似没有听出湖中机锋,照旧笑得一脸真诚,“娘娘一向仁善,这小兵卒若是哪里冒犯了,看在老奴的面子上还是饶了他吧。正好老奴也有要事同娘娘禀告。”
甲一深恨那兵卒出口伤人,他眼里又是只有主子的,这会儿别说来个太监,就是皇帝来了,他也绝对不会停手。所以,这么半晌,郭公公虽然同董蓉寒暄,他手下的巴掌却是一直没停下。
董蓉扫了院子里一眼,好像才发现这事一般,笑道,“哎呀,倒要公公见笑了,我只顾说话,忘记这里不清净了。”
说罢她挥挥手吩咐甲一,“停手吧,估计他也长了记性了,以后不会随便开口了。”
那年轻将军扫了一眼昏迷不醒的属下,心里暗恨,都被打成这个模样了,别说开口,能不能捡条命都不知道呢。但他见识了董蓉的“淫威”也不敢出声反驳,只得示意几个兵卒赶紧抬了伤者出门去找大夫诊治。
郭公公见此,这才随着董蓉进屋去小坐喝茶。半盏茶水下肚儿,董蓉这才随意闲话一般问道,“公公,从京都赶到我这别院,可是有事要办?”
正文 第四十七章 乍得还失
那郭公公笑着点头,“娘娘有所不知,这安州知府前日报了一桩命案到宗正府,说娘娘的随从好似在城外夜宿时伤了人命。大宗正常夸赞您和王爷宅心仁厚,根本不相信。无奈知府大人的卷宗说的是证据确凿,宗正大人为了皇族的声誉,这才派老奴走一趟,请娘娘回京都小住几日,顺便去宗正府走走。”
他这话说的客气,但里面透出的含义却是不容置疑。董蓉心里隐隐好似抓到了什么,但没有证据却是不能明说。她扫了一眼院子里依旧没有撤出的兵卒,那些刀剑的锋芒在阳光下分外刺眼。她突然惊觉,若是今日她执意反抗,是不是正好中了某些人的奸计。一个没有王爷做依靠的王妃,再扣上一个造反犯上的名头,就算不被杀头抄家,起码也要被夺了封号,一落千丈吧。而要查明谁是幕后凶手,她这王妃的名头就不能丢。
“其实我本就有意,这几日进京去。我家王爷如今不知在哪里养伤,一时还回不来。许是太皇太后娘娘心里也是惦记,正好我说给她听听,也让她老人家替我做主。省的有人趁着我们王爷不在,就觉得我一个妇道人家好欺负了。”
郭公公眼里闪过一抹复杂之色,脸上却干笑迎合着,“王妃娘娘说笑了,这大齐上下,哪有人敢欺辱您啊。”说罢,他就起了身,“那奴才这就去外面恭候,咱们尽快启程吧。”
“好,有劳公公多等一会儿,本宫同管事交代一下,我们就启程。”
郭公公笑一甩手里的浮尘,恭敬行了一礼就出去了。
留下董蓉沉默良久,都没有说话。倒是乙八沉不住气,第一个挤到她跟前,焦急说道,“夫人,这些人明摆着没安好心,你可不能跟他们去啊。到时候若是他们害你,可怎么办?”
董蓉拍拍她的手,转而扭头去问张扬等人,“你们如何看?”
张扬皱着眉头想了想,确实摇头,“若来人只是个偏将,嫂子把人打出去,也没什么。但如今宗正府出面,总是不好驳回。毕竟王爷是皇家人,于情于理都要受宗正府管束。若是不听调令,有可能就要被扣个罪名。”
董平自小与姐姐一起相依为命长大,到底是最了解姐姐的。他瞧着姐姐脸上笑吟吟,并没有什么恼怒惧怕的模样,反倒隐隐有种跃跃欲试,于是冲口说道,“姐,你不会是想要借机查探害了姐夫的幕后凶手吧?”
董蓉赞许的望了弟弟一眼,笑道,“今日之事明摆着是弥勒教的报复,他们先前诸多阴险计谋没了用处,如今就撕破脸了。只不过,我没想到,他们连宗正府都能使唤的动。说不得,先前我们那个猜测的那个元凶就是宫里某人,倒是越来越清晰了。都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次我就以身试法,看看到底是谁,因为什么要致我和王爷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