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灏道,“这也是。”又道,“我得去安慰安慰我娘跟阿洙,表兄也是,不把信写明白,更叫人着急。”
秦凤仪跟着道,“我与你一道去。”
方大太太现在见着秦凤仪就后悔,后悔当初秦太太打听亲事时,自己没慧眼识珠的把闺女嫁给秦凤仪。不然瞧瞧,秦凤仪多好啊,长得好,功名名次也好,探花郎哪。如今自己那内侄,勉勉强强中个同进士,该死的亲家母兼嫂子又在京城作妖,方大太太早说了,“要是有半点儿对不住我阿洙的地方,我立与那婆娘同归于烬。”
阿洙道,“你倒不用同舅妈同归于烬,赶紧把她弄回老家吧。当初她死活不叫我陪着表兄去京城,还说我不会照顾人。她倒好,净是添乱了,要不是她这么闹腾,表兄至于只考个同进士吗?”
“可不是!”方大太太道,“我们老孙家的运道全叫他给折腾坏了!”
秦凤仪一看这母女俩,觉着根本不用劝啊。
不过,方家母女一见秦凤仪,立刻拉住他问了不少孙耀祖在京城的事,秦凤仪又不与孙耀祖在一道住,他一到京城,为了功课还在庙时住了一个多月,接着就是会试殿试,其实,他知道的也有限,不过是将与方灏知道的又这母女俩说了一遍罢了。
待秦凤仪找李镜说话时,说起孙家这事,秦凤仪道,“这一个搞不拎清的娘,就祸害一家子。”
李镜道,“孙进士这还算明白的,知道叫家里去把他娘弄回老家。倘遇着个愚孝的儿子,再有个糊涂娘,那才叫祸害呢。”
秦凤仪摇摇头,问,“小舅子们呢?”
李镜道,“念书呢,出来时父亲给他们规定了课业进度,前几天都跟你在一起玩儿了,也没认真念书,这会儿就得赶一赶了。”
秦凤仪道,“念什么书啊,他们又不急着娶媳妇,也不用考功名,干嘛跟大哥似的那么想不开,爹都是侯爵了,还非要去考传胪,你说,这叫我们这些寒门学子可怎么活?”
“真真谬论,要按你说,你以后做了官,咱们孩子也不用念书了?”
“都说外甥像舅,要是像大舅兄那样,死活想不开非要念,也只好由着孩子了。要是不想念,就不用念,外公都是侯爵了,还念什么书啊!”
这个惫赖货,他这一句话,远在京城的景川侯似是心有所感,当下打了个惊天动地的大喷嚏,长随还想着,这已是入夏,侯爷怎么着凉了,连忙给侯爷换了姜茶。
一路上到京城不过半月,方家连带孙大舅因是与秦家同道,秦家一到码头就有李家管事过来接了,李镜先让管事派车把方家一行送到阁老府去,之后再着人慢慢卸下行礼,他们一行先回家。
李镜便没有与秦凤仪到秦家去,她带着两个弟弟先回家了。
李老夫人、景川侯夫人、崔氏、李家二姑娘李家三姑娘见着姐弟三人回家,再没有不欢喜的。姐弟三人给长辈请了安,李老夫人把孙女孙子叫到跟前,挨个儿的看了又看,笑道,“阿镜还是老样子,倒是阿钦阿锋,都胖了。”
李钦有些不好意思,李锋笑,“姐夫总带我们吃好吃的,我们到时,扬州虽是暮秦,好吃的也有很多,还有一路上,但凡停靠的码头,也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不留心就胖了。我肚子都圆了。”
李老夫人笑,“胖些好,胖些有福气。”
李锋笑眯眯地,景川侯夫人道,“我跟你们祖母在家里,没一天不记挂你们的。”
李钦道,“娘你就是瞎操心,我都这么大了,出门一趟,又不是一个人出门,有什么好担心的啊。”
李二姑娘一向温柔少言,只是一笑,李三姑娘道,“一大早上起床就念叨你们,怕你们吃不好又睡不好,我早说了,扬州是有了名的好地方,这要是再吃不好睡不好,可就不晓得哪里能吃得好睡得好了。要知道这么好,我也跟大姐姐一道去了。”
李钦逗三妹妹,道,“也不是特别好,就是比特别好再好一些罢了。”
李三姑娘气地,“就知道馋人,你也算出了趟远门,有没有给我带些好东西回来?”
李钦道,“我要不给你带礼物,哪里还敢回来。”逗得大家都笑了。
景川侯夫人也很高兴,看向长女的眼神中也颇是欢喜,笑与李老夫人道,“有阿镜在,我就什么都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