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烨曲_作者:四兰流芳(97)

2018-01-26 四兰流芳

  卫氏表示让我离开,晾我也不敢跑去跟皇帝告状,因为对我也没什么好处。

  我抚着肚子表示没吃饱饭,笑道,正好,听说永和宫小厨房做的吃食不错,你们就等我好消息吧,放心,等我跟祭司解释了这前前后后的因果,我想他会迫不及待出来见你们的。

  塔娜和小林子因为我身上的那支鹰笛,都对我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卫贵人却还是冷着脸,如同被霜雪侵蚀后的枯叶海棠,我正要离开,她却突然叫住,有些抹不开面子地递上一个苍鹰刺绣荷包,我正疑惑这是何意?

  塔娜却接了荷包塞给我,送我出门,在宫门口悄悄央告我:先生下次在南书房,或者东五所遇到八阿哥的时候给他吧,贵人的儿子生下来就没养在身边,连看视都要请旨,现下是惠妃娘娘在教管,这也是做娘的一片心。

  我苦涩一笑,点头答应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话到哪里都没错。

  宫门口一个小太监照着盏宫灯在等我,我看看天色,奇怪道:这么晚了宫里严禁私自走动,还打着灯笼做什么?

  小太监提灯往自己脸上凑,我一下看清了那张脸,感觉好熟悉,顺便瞟到服色,乖乖,德妃还真看得起我,派了个级别不低的太监来迎我,生怕我不去永和宫。

  这个头跟我差不多,生得清秀斯文的太监熄灭了灯笼,示意让我跟他走,我心里可有点忐忑,这黑灯瞎火,七拐八拐,三街六巷的,万一他把我引到无人的地方,给————我不敢想,只好说笑:这位公公,生得好生面善。

  这家伙不说话,带着我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穿到永和宫门口,稽首让我进去,才轻轻说了一句———先生仁厚,救了我的一个同乡兄弟,我们是同姓,说起来有些渊源,所以先生觉得我面善,奴才永和宫首领太监顾维桢,以后先生过来永和宫,只管说我的名字就是。

  同乡,同族,还同姓?这,我一时只记得进去见德妃,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膈应着,可又没想到是什么,只是觉得宫里的太监互相称兄道弟攀附亲友很正常,我手下那小太监估计跟这个顾维桢是老相识,这也无妨。

  进了永和门,我抬头看了看那琉璃斑斓的牌坊,虽然暗夜里只看得出精美的轮廓,我心里却感叹,难怪爷爷小时候带我去参观白金汉宫,看到英国王室坐着马车欢呼的民众面前走过,却总是不屑一顾,说这不过是一个岛国的王室和宫殿,与我泱泱中华千年古都的皇宫比起来,完全是刘姥姥家的后院。

  我总是奇怪刘姥姥是谁?小时候爷爷从不跟我解释,后来我看了中文小说《红楼梦》,总算明白刘姥姥是谁,也有点明白爷爷的意思了。

  因为直到现在,我对紫禁城还处于迷乱中,时不时还要迷路,就算是凡尔赛,也不会让我这样晕头转向。

  前院漆黑一片,我奇怪,不是着急见我嘛?怎么连灯都不点,这里又不是永寿宫那怪力乱神的地方。

  我正盯着前院正殿墙上的犀照出神,脑子里跳出一句不知哪里看来的话————方正面明,万里无尘,水天一色,犀照群伦。

  一个穿着极其素净,清眉细眼蜂鼻雪肤的纤弱宫女出现在我身后,差点吓我一跳,这女子挚一盏荷叶琉璃镶金错银半臂宫灯,神情静穆得如同汉唐壁画里的仕女。

  “先生这边走,娘娘住在后面同顺斋,这前院住的是两位待嫁的格格,三格格和五格格,她们奶母已然照看着早早熄灯睡下了,先生不要惊扰她们,这边走。”

  我忍住了好奇,没有问前面带路宫女的名字,看穿着打扮应该是管事姑姑级别的,脚下没注意,走了不过十几二十步的样子,抬头,蓦然看到几间黄琉璃硬山顶的房子,正是永和宫的后院正殿曰同顺斋。

  整个后院让我一下就仿佛置身老北京的四合院里,质朴,疏朗,沉厚,经过岁月摩洗后低调的华丽,正如德妃和方才这位宫女给我的感觉。

  房子面阔五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双交四扇门,中间两扇外置风门,次间、梢间槛墙,步步锦支窗,下为大玻璃方窗,两侧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三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

  “先生请进吧,娘娘在西边暖阁等您。”

  宫女掀起山水锦缎撒花帘子,示意让我从正门进入,我也不客气,见自己的身体,还用得着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