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大家领了福利,该上工的上工,该回家的回家吧。”
领福利的只有十六个人,很快就发完了,按照苏巧巧说的,该干嘛干嘛去了。
而村子里的人却都舍不得走,眼馋的看着还剩下的大概几十斤猪肉。
“苏书生,你家的鱼塘挺大的,十个人看的过来吗?要不也让我去吧,我干活儿好,力气大,一定会好好做的。”有人忍不住嚷嚷道。
“还有我,还有我,你们家的牧场就只有牛大江和梁永两个人,梁永时不时还不在,肯定要招人的吧,让我去,我干活最实在了,不信你问问村里的人。
“你那干活还叫实在,还不如我呢,一亩地的麦子人家一天能割完,我一个上午就能搞定,还是让我去吧,而且我家有牛,知道牛怎么养。”
……
村里的人这次真的被刺激到了,争着叫嚷着要去苏家做工。
不止是在自家门口回家方便,工钱还高,还有福利,现在更是出来个节日双倍工钱,这种待遇就是在县城里也找不到啊。
苏书生双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安静,活儿会有的,也不瞒大家说,那月饼和饼干都是我们自己家做的,我们正打算过了团圆节在村子里建个作坊专门做饼干和蛋糕,以后可能还会做些别的,看到牧场外面的那几排房子了吗,那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只等着时机成熟,就弄个作坊,大家一道儿发财。”
这个是苏巧巧和苏书生之前就商议好的,专门在今天由苏书生公布出来。
苏书生话里的信息太多,大多数人一下子都没有反应上来。
“饼干是你们家自己做的?还买到了县城?现在要建作坊让大家伙儿一起干?”
所有人都震惊了的看着苏书生,再看看苏家的众人。
人群中一时寂静,很快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苏家为村子里做的一件件事,都让他们动容。
一个外来户,做的比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做的还多。
先是鱼塘让大家伙儿入股参与分红,现在更是要建作坊,让大家伙儿在自己村子里就有活儿干,有工钱拿。
要知道,见作坊可不是别的,需要的人可不少。
苏书生也有些激动,在村子里浑浑噩噩的生活十几年,如果不是葫芦村收留了他,他还不知道应该去哪里。
现在,也是时候回报他们了。
苏书生看着大伙儿,再回头看看淡淡的笑着的苏巧巧,鼻子有些酸酸的。
这些都是女儿的功劳啊。
苏书生双手压了压,大声的说道。
“大家安静,作坊的事虽然已经打算干了,但是还有手续要办,大家也不要太激动了。”
即便是苏书生这么说,大家伙也难掩心中的激动。
至于有什么手续要办的事,他们也不在意,苏家可是认识县老爷的,一个手续的事而已,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苏书生又说了作坊建起来都要招什么人,因为做的是面食,所以都招女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可以去。
虽然没有说要招男人,但大伙儿依然很激动。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有了收入。
而且很多人家的男人都出去镇上或者县城做工了,如果苏家招男人的话,他们还得赶回来,也不一定能赶上。
但是招女人就不一样了,整个村子的女人都在家里闲着,正好可以多挣份工钱贴补家用。
事情宣布了,村里的人还都不愿意离开,一个个激动的在苏家门口议论着,不愿意回去。
看那些还没有搬进去的猪肉以及饼干和月饼的目光也不那么眼红了。
反正再过段时间他们也能领到。
团圆节过了,再过不了几个月就该过年了,到时候肯定还有福利。
王村长没有过来凑热闹,站在村子里的老槐树下,遥遥看着几乎聚集了整个村子里人的苏家门口,恨的心口疼。
这真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啊,县老爷来了不请他去作陪,鱼塘招工不找他,现在好了,建作坊这么大的事也不给他这个村长打招呼。
见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回来,王村长脸上的阴狠收敛了些,然后转身朝自家院子里走去。
他有种感觉,如果再让苏家这么干下去的话,他这个村长迟早没得做。
苏书生是不是想代替了自己做村长?
这个想法一旦升起,就怎么也消散不了,他开始有些害怕了,如果苏书生想要做这个村长的话,他还真没有竞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