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
秦正压低了声音,如果此刻苏书生是他的儿子的话,他都想好好的给他敲敲警钟,怎么能听一个娃娃的就跟着胡闹呢。
话说完,就觉得自己有些逾越了,他说到底只是个初到葫芦村的夫子。
苏书生却没有在意的笑了笑:“巧儿她有把握,而且这也是为村里人做了件好事。”
见苏书生这样执着,秦正有种不识老人言的感觉,想再劝劝,但看苏书生一点也不为所动的样子,就叹口气不再说什么。
苏书生回来的时候,大家伙儿还在讨论,又问许多问题,王大伯能回答的就由王大伯回答了,王大伯不能回答的,苏巧巧就在边上解释了。
秦正回来,见大家还在讨论,还是为苏家人担心,但想到苏书生笃定的样子,又叹了口气。
苏巧巧回头看了一眼,见秦正黑着脸的样子,心中暗笑,知道他可能也是担心自己家,找苏书生去说话了,可结果显而易见。
大家伙儿问了自己担心的问题,王大伯就打发他们回去考虑了,如果考虑好了就来苏家签了契约。
村里的人陆续散去,因为有这事,作坊里和牧场里也干脆暂时都放了假。
村里热热闹闹的,相熟交好的就互相聚在一起讨论,大多数人也都是兴奋的。
“这可是大好事,等下午就去签了契约吧,以后地里的事不用我们问,省下来的人力还能去做活挣钱,到了年底土地还有分红。”
有人兴奋的说道,其他人也都赞同:“是好事,好事,以往种地一年也不一定是丰收还是赔本,这样一来我们可就没有赔本这回事了。”
年轻人都比较认同,也大多都能接受,不过一些上了年纪的还是有些不大能接受。
“那这地还能是我们的吗?”
土地说到底还是他们的,可要是入了股,那土地还能是他们的吗?莫不是等于给卖了?
卖地可不行啊,那等于是在卖自己家的根基。
边上就有人解释:“刚才村长说了,地还是我们的,只是不让我们出力了,年底一样给我们分银钱,再说了,有契约怕什么。”
“可是,没了土地我们吃什么?”
边上就有人笑:“有了钱还怕吃不了饭?而且王大伯和苏书生他们也说了,以后他们收的麦子会按市场价的九成买给我们,我们还担心什么,说不定以后还能天天吃白面,天天吃肉呢。”
这样的议论家家户户都有。
土地毕竟是大事,他们虽然讨论的激烈,但也不能真的一下子就拿定注意,哪怕是嚷嚷着同意的也不会冲动的立马就去苏家把契约签了。
村子里整整讨论了两天,把各种情况都讨论了,这才有人陆陆续续去苏家签了契约。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也还算顺利。
不过王丰收家这一次却是有些犹豫了。
他们想种大棚的,可要是把地给了苏家,他们家的大棚还能种吗?而且大棚都已经建起来了,就等着苏家或者王大伯家的种子出来了。
现在又弄这一出……
王丰收有些发愁,其他的地他倒是愿意入股进去,可这大棚……
“要不我们去找苏书生和巧儿丫头商量一下吧。”丰收媳妇说道。
王丰收点了点头,就和媳妇一起去了苏家。
王大伯也在,村子里也有其他人在正在苏家签契约,这会儿见王丰收过来,就调侃他道:
“丰收老弟也想通了?你家的大棚可刚刚建起来,舍得吗?”
王丰收今儿就是为这事过来,就看向了苏书生。
“我们家刚盖了大棚,如果入股的话,大棚要怎么算?”
王丰收家的情况,苏巧巧和苏书生以及王大伯等人也商议过了。
如果他们愿意入股的话,那就按照大棚来入股,分红自然是比纯土地入股占的比例多。
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大棚还是他们自个儿种着。
苏书生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就让他们自己选择。
王丰收家想了一下,就说回家再商量商量。
其实和土地一样,如果不入股自己家种的话以后就什么不能干了,等于就守着大棚了,不过收益是自己家的,同样的,遇上天灾的话,损失也是自己家的。
如果把大棚也入股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去苏家的作坊里做活,每个月有收入,但是大棚的收益,他们也只能参与分红,不能全部归自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