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巧一听这话,就高兴了。
“常嬷嬷快坐,大娘怎么舍得把你放出来了。”
虽然当时这么想了一下,觉得常嬷嬷的确是合适的人选,但她也就敢想一下,而不敢真的去要人的。
毕竟是跟在李夫人身边许久的老人,她要来也不像话。
却没想到,李夫人竟是直接给送过来了。
石云和苏书生也惊奇,都觉得常嬷嬷是最合适的人选,也都客气的让常嬷嬷坐了。
常嬷嬷就笑道:“老爷夫人客气了,其实我也是想来葫芦村的,夫人一说起这事,我就同意了。”
常嬷嬷说的是实情,她伺候了大半辈子的人,到老了还能当个女夫子育人,心里也是高兴乐意的。
而且葫芦村她也来过,风土人情都很好,最主要的是安稳,若是日后年龄再大一些,跟夫人讨个恩典,能在葫芦村安个家,那就是真的天大的造化了。
常嬷嬷年轻的时候是跟过丈夫的,丈夫是李夫人娘家的一个管事。
只是后来丈夫走了,两人也没个一儿半女,常嬷嬷又是个长情的,就没再找,直到现在也都还是单身的一个老嬷嬷。
听常嬷嬷这么说,石云和苏巧巧等人就更是高兴了。
“我这就让人去给嬷嬷收拾房子,嬷嬷来了,可是我们村女娃娃们的福气啊。”
李婉婉跟在后面,见半天都没人理会她,顿时就不乐意了,拉着石云就道:
“石姨,我也是要住下的,我娘说,我跟着巧儿她放心。”
“好,好,都住下,我去收拾屋子。”
常嬷嬷和李婉婉在葫芦村安顿下来。
苏巧巧就拉了李婉婉,问道:“你娘不是不让你过来吗?”
李婉婉这会儿能来和苏巧巧一起,在葫芦村没人拘着她管着她,还能见到十一,高兴着呢,直接就说道:
“我娘这几天身子不舒服,总是吐,昨个儿让大夫过来看了,今儿就让我和常嬷嬷一起来你们家了。”
苏巧巧目光闪了闪,莫不是还真就是自己想的那样?
而李婉婉这头就已经兴奋的拉着苏巧巧的手,说道了起来:
“要我说你也不愧是娘娘庇佑的人,不愧是圣女,简直就是神机妙算,前几天去我家的时候说我这两天会来你家,果不其然,今天娘就让我过来了,我都决定了,这次要住他个两个月,把你家的好吃的都吃光。”
苏巧巧笑了笑,想着李婉婉很可能再过个八九个月就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的事。
不过,她也是猜测,不好多说,而且古代讲究前三个月坐怀,都是不对外说的。
她只是心里的猜测,自然也是不会多说的。
过年到现在,李婉婉足足有两个月没来葫芦村,这一过来,高兴的在葫芦村里到处转悠。
她以前在葫芦村住过一段时间,村里的人们也都认识她,她也不认生。
过来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就去草莓大棚里转了一圈,摘了几颗红透了的草莓回来。
又去蔬菜棚子里,找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回来就交给厨房,让厨房晚上给她做。
那是一点也不认生,比在自己家里还自在。
而她这一圈转下来,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女夫子到了,是李夫人身边的贴身嬷嬷。
大伙儿一听李夫人把自己的贴身嬷嬷送来教村里的女娃娃们读书认字,一个个高兴的直说李夫人的好话,说李大人是个大清官。
结果,李婉婉回来的时候,葫芦村的大家伙儿就都拿了各自家里的吃食来了苏家。
感谢苏家人,感谢李大人一家,也感谢常嬷嬷,连带着对李婉婉也都是喜欢的很。
有几个还拿了礼过来,非要让苏巧巧带着他们一起去李大人府上表示感谢。
苏巧巧都笑着拒绝了,说道:“李夫人人好心善,看我们村的人都是上进的,女娃娃们也都知道读书认字,就说要帮衬帮衬,就让常嬷嬷过来教。”
又介绍了常嬷嬷。
“常嬷嬷是跟着李夫人在京城大户人家长大的老人了,不但识字,对礼仪方面也很是精通,琴棋书画也都通晓,有她教导,相信我们村的女娃娃日后绝对都是好的。”
苏巧巧的一番话下来,村里的大伙儿更是激动了。
本来他们以为能有了女夫子,能教自家闺女识得几个字就不错了,却没想到竟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还是京城里来的,那更是见识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