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越潇卿整理了一下衣袖,起身向外走去,天枢跟在一侧,神色格外的恭敬,出了皇宫之后迅速淹没了身形。
登上龙撵之后,越潇卿被护送着向祭坛走去,一路上百姓们冷眼旁观,甚至不惧危险的站在一旁坚决不行礼,越潇卿知道之后,连忙下令让禁军不得为难百姓。
越潇卿看着百姓们抵触的情绪,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一声:果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百姓们的反应骗不了人,父皇当初做皇帝真的是太失败了,正想着,前方骤然传来一阵欢呼声,他不由抬头看去,才发现竟然是百姓将宁安王和宁安王妃簇拥住,纷纷下跪行礼,阻挡了他们的去路。
百姓们好不容易亲自见到了越景玄,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纷纷上前跪在地上请求:“王爷,请您为了天下百姓,承担起帝王之责,还百姓朗朗乾坤,安社稷固江山!”
“请王爷登基称帝!”
百姓们的欢呼声越来越响,越景玄和慕云岚都已经下了马车站在街道上,不管两人如何好言相劝,百姓都不肯散去。
越潇卿挥手示意车驾停下,而后下了龙撵来到了越景玄和慕云岚的面前:“侄儿越潇卿见过皇叔、见过皇婶。”
大批的禁军围拢过来,慢慢的将百姓隔离开来。
“潇卿不必多礼,我们立刻便将道路让开,好让御驾通行。”
越潇卿摇了摇头:“皇叔,我这人性情直爽,有些话想要当众问一问您。”
越景玄点了点头:“请讲。”
“今日登基大典之后,我便是大雍国的皇帝,一言九鼎之下,只要有圣旨传出,天下人都必须遵循,而您身为大雍国的一员,是不是也要听从我的旨意?”
“自然,圣旨无人可违抗。”越景玄肯定的回答。
百姓们不由得着急不已,王爷怎么能够这般听话呢?若是越潇卿登基以后下令让王爷离开京都呢?或者更过分的想要取王爷的性命呢?那不就太过危险了吗?
越潇卿眼神一亮,转头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诸位百姓将道路让出来吧,让我先把登基大典举行完毕,一旦过了登基大典,我便是皇帝,会直接下旨,将皇位禅让给宁安王!”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周围的百姓简直不敢置信:“是……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我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战场上,让我领兵作战可以,治理天下却全然束手无策,我还想着领兵出征南疆,扬我大雍国的国威,让南疆受些教训呢,可不愿意每日里困在帝都处理那些数都数不清的奏折。”
百姓愣怔了片刻,纷纷欢呼起来:“太好了,这实在是太好了!”欢呼完毕,不用禁军再上前驱赶,径直将道路让了出来。
越景玄似乎还想推脱,越潇卿却没有给他机会,直接转身登上龙撵,直接向祭坛走去。
很快,越潇卿在登基大典之后便会将皇位禅让给宁安王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百姓们欢呼雀跃仿佛是在庆贺新年一般,甚至有许多人喜极而泣,感慨上天有眼,没有将他们逼上绝路。
祭坛周围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听到禅让皇位的消息,百姓们对越潇卿改观了许多,至少心中不再那样排斥,也愿意安静的在一旁观礼。
礼部尚书主持着登基大典,心中止不住的感慨,原本被挑选出来主持这样盛大的仪式,他心中极为高兴,想着这是新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没成想还没等仪式开始,便听到了皇上会禅让皇位的消息,如此一来,他恐怕就是历史上最独特的礼部尚书了,谁能如他一般一日见证了两位皇帝登基,也不知道是祸是福,叹息一声之后,他收敛了全部情绪,高声唱喏起贺词,率先祭天……
慕云岚站在越景玄身侧,目光专注的看着规矩繁复的登基仪式:“皇叔,待会儿你还要把这些仪式都走一遍吗?”
“嗯,自然是要再过一遍的。”越景玄转过头来,目光满含笑意,“等你的封后大典,礼仪规矩同样繁琐,到时候你就要受累了。”
慕云岚止不住笑开:“就是受累,我心中也高兴。”成为了皇后,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站在越景玄身侧,从此和他并肩而立,共面困难。
足足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登基大典才算走到了最后一步,越潇卿登上祭坛站在最高处接受百官和万民的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