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景玄点了点头:“这个方法虽然宽泛,但也说到了点子上,不过经历之前的天灾和战乱,各地人口减少了许多,赋税可以减免,但是如何才能快速的帮百姓恢复耕种?”
“历来发生这样的情况,朝廷都应该下发粮种和农具。”
“可现在国库都已经被之前的战乱搬了个干净,连老鼠都不愿意进去,哪里有银子来帮助百姓下发粮种和农具?”
“这……”下面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
李元洲站了出来:“皇上,百姓们穷但是官员们富呀,既然皇上您手中没有银子,那么下面的臣子就应该为您分忧,诸位大人们,体现你们忠心的时候到了,还不快些说说各自捐献多少银两?”
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他们五个城主搜刮空了大半,虽然说现在也早已经是心悦诚服,可能用同样的方法去坑到别人,也算是过过瘾了。
越景玄轻轻地扬了扬唇角,对着那些官员道:“李城主说话虽然直白,但是方法却不错,百姓们穷但是官员们富呀,都是大雍国的子民,理应该互相帮助扶持,诸位大人觉得此话可否有理?”
下面的官员们口中阵阵发苦,不过这个时候,即便是打碎了牙齿,也要硬生生的吞下去,他们自然不能承认自己比百姓有钱,只能赞同应该互相帮助扶持:“皇上英明,臣等必定竭尽全力。”
李元洲又在一侧忍不住开口:“皇上,我相信这些大人们都会竭力表达自己忠心的,那还是我来带头吧,身为您最忠心的臣子,我愿意捐献白银一百万两,这可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掏空了,回头还要卖上一批马。”
一百……万两?下面的官员只觉得头脑嗡嗡作响,一上来就捐一百万两银子,李元洲是疯了不成?还卖马,你卖的是天马啊,能一下子卖那么多银子?
越景玄眼中笑意更浓:“嗯,李爱卿真是忠心可嘉。”
☆、第356章 忠不忠心
下面的官员听到越景玄这句赞扬的话,只觉得牙根生疼:难道说忠心就要用捐献多少银两来衡量吗?这样他们就是卖儿卖女也比不过五位城主啊,据说他们五个都是掌管云南一州的人,封地内所有的赋税不必集中交到皇上手中,而是由各个城主统一调配,这一百万两银子于几位城主来说可能算不上什么,可放到他们身上,就是砸锅卖铁都比不上啊。
一侧的周秉也跟着站了出来:“皇上,前段时间因为要打仗所以家底儿都搬空了不少,微臣手中没有多少银两,准备回去把自己的府邸卖掉,然后凑足一百二十万两白银捐献出来,希望能为大雍国的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越景玄略显满意的点点头:“嗯,周爱卿实在是朕的左膀右臂。”
李元洲微微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周秉,之前不都是商量好的吗?要捐献银两的话,大家都捐一样的,怎么现在到了金殿之上就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段琪不甘示弱:“皇上,微臣家资比不过周大人和李大人丰厚,但是承蒙皇上重用,对微臣爱护有加,微臣实在是感激涕零,因此愿意变卖家产,凑足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捐献出来,帮助百姓尽快的恢复耕种。”
下面的大臣不由得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段琪,变卖一下家产就能凑足一百五十万两白银,难道说你家的地面都是用金砖铺的?当城主的这些年,你到底贪污了多少银子?
越景玄却显得极为满意:“嗯,段爱卿真乃大雍国的肱骨之臣。”
听到越景玄这番赞扬,下面的官员更加傻眼,李城主捐献了一百万两银子,被称赞是忠心可嘉;周城主捐献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被誉为左膀右臂;段城主慷慨的拿出来一百五十万两,就成了国家的肱骨之臣,敢情在皇上这里看人是否忠心,真的是按照银子来衡量的!
感受到李元洲等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昝璧不由感觉左右为难,本来之前是商量好的,每个城主都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可谁能想到朝堂之上周秉和段琪突然改了主意,一个比一个拿的多,他是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来捐,还是要再多加一些?
李元洲察觉到昝璧的迟疑,连忙一眼瞪过去:你老丈人可在这里呢,你要是敢多捐,回头定让你讨不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