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清宫:熹贵妃安_作者:云袖子(167)

2018-01-22 云袖子

  此刻,福晋面前已经摆好了膳食。如言侍候在侧,屋内无人说话。

  “福晋。”屋外,采桑走了进来说道:“四爷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了。”

  这话一落,屋子里的人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落下了。

  多少回了,四爷总算是来了。还好,还好!

  “待会该怎么伺候,你都知道吧?”福晋头也没抬,淡淡地对如言说道。

  如言心头一颤,回答道:“我知道。”

  到底,该来的都总是会来的。

  四爷进屋的时候,已经是一刻钟以后了。以往小半刻钟就能走完的路,四爷今日不知怎的竟是有些抗拒。

  “见过四爷、四爷吉祥。”四爷刚刚进屋,满屋子的人就都行礼了。

  “起来吧。”四爷说着,就走到了餐桌旁坐下,对福晋道:“用膳吧。”

  福晋会意,又递了一个眼神给如言。

  这一餐,一直都是如言在给四爷布菜。四爷不说话的时候,如言也并不多话。倒是福晋在旁,破天荒地说了许多话。

  四爷吃得,味同嚼蜡。用过以后,福晋又道:“天色不早了,四爷前院事情还多吗?若是不多,就在妾这里留下吧。”

  四爷正要拒绝,抬头却瞧见福晋有些恳切的目光,最终回答道:“好吧。”

  第113章 如言

  用过膳以后,四爷便吩咐苏培盛将没处理完的公文都搬到了福晋这边的书房里。

  四爷想躲个清静,索性就在书房里先做会儿事好了。

  方才用膳时,屋内莺莺燕燕地站了一大堆人,四爷总觉得吵得耳根子疼。

  就连福晋说了些什么,四爷也已经有些记不清了。

  四爷看着公文,就想着将时间尽量消磨着过去。

  原本几句话就能处理的,四爷竟是处处给了批注。也不知道明日那些官员瞧见这些个公文,会不会心中十分惶恐,还要揣摩半晌四爷的意思。

  而当书房的门被推开的时候,四爷正在看第三本公文。

  原本这日,遗留下来的事务就不多。

  “福晋让民女过来给四爷磨墨。”如言推开门,对四爷道:“四爷若是觉得民女碍手碍脚的,民女就站在远处吧?”

  方才,福晋下了死令让如言进来。如言无法,只得想了法子留在书房里。

  四爷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说道:“那你便过来磨墨吧。”

  “是。”如言回答着,就过去磨墨。

  如言磨墨的时候,心思倒是十分地专注。手上的力道,也是正好。磨出来的墨汁不浓不淡,正好得宜。

  “你这磨墨的工夫,倒像是有些年头了。”四爷看着如言磨墨,不知不觉地就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在前院里的时候,四爷也教过兰心磨墨。

  可半年过去了,兰心磨墨的水平也只能算得堪堪学会。那磨出来的墨,也算不得十分好。

  至少比起眼前这个如言,确实有几分不及。

  “民女幼时家境还算殷实,从小读书写字,所以才会磨墨。”如言回答着,语气淡淡的。

  如言幼时,是在苏州长大的。她的阿玛,是乌拉那拉氏的旁支。那时候科举中了进士,就到了苏州一带做知县。

  虽是九品芝麻官,可到底家境还过得去。

  只可惜,如言的阿玛是个命不长的。在如言十岁的时候,便撒手人寰。孤儿寡母无所依靠,只得回京请求家族扶持。

  也是如此,如言因为相貌出众而被看中。可饶是如此,怕是一辈子也逃不出沦为棋子的命运了。

  “磨墨这种事,不是都该丫鬟来做吗?”四爷觉得疑惑,便问道。

  “彼时民女的教书先生说民女手上没什么力道,写字虚浮无力。民女便想着,磨墨锻炼手力。”如言娓娓说道:“如此,时日长了也就习惯自己磨墨了。”

  四爷点点头,心中了然。

  “如果爷没记错的话,你的闺名是叫如言吧?”四爷又想起一桩事来,便问道。

  如言点点头,回答道:“正是。”

  “你明明是个满人,却为何起了个汉人的名字?”四爷批注完手上的公文,放到一边问道。

  “民女的额娘是汉人。”如言道。

  四爷淡淡地哦了一声,没再搭话。

  如言见到四爷不再说话,原本悬着的心忽然也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