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华和蒋一兰早就帮着黄氏把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吃过早饭,男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女人们又开始收拾猪下水,该切的切,该炒的炒,该洗的洗,又开始忙的热火朝天的。
孩子们都在田里捡稻穗儿。
那边的火苗熄灭,里面还有几堆小火苗儿,红玉就让灵秀和灵丽捡几个麦穗儿放在火上烤。
饱满的麦粒一下子炸开,露出小小的米花,吃着还有一股甜味儿。
其他的孩子都有样学样,都围在火堆边烤麦穗儿,直到家里大人一声叫,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
“大嫂她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赵春华将卤水坛子里的卤味拿出来,“幸好啊,这还能顶个两天的。”
“大嫂她娘家的稻子也不少,估计不是今儿就是明儿回来。”陈玉莲道,“二嫂,你把那瓦罐给我。”
赵春华顺手将瓦罐递给她,“还得靠大哥去进货呢,以往啊,这猪下水就连我们村儿都没人吃,也就大嫂厉害,能想出个这法子,还能挣钱。”
“是红玉那丫头想出来的,大嫂就拿出来卖了。”陈玉莲将洗干净的菜放进瓦罐里,“红玉之前还做点心,卖过不少钱呢。”
“哟,这丫头可真厉害。”赵春华道,“啧啧,果然还是大嫂会生养,像现在这么大的丫头哪里会赚钱。”
“可不是。”陈玉莲点点头。
赵春华道,“说起来,真是拖了大嫂的福,要不然我哪里能挣钱,估计只能在家里数着花钱了。”
“你今天怎么一句一句的夸着,大嫂可不在跟前,你在夸也没用。”陈玉莲笑道。
“我这不是说说心里话么。”
“行行行,您说着,我听着。”
“你这丫头。”赵春华笑了起来。“哟,是谁敲门呢。”
“我去开。”陈玉莲擦擦手上的水,起身去开门。
第64章 缝补
是张春娥带着小丫过来了,是过来送豆腐豆皮的。
张春娥道,“今儿迟了点,不耽误事吧。”
“没事儿,豆腐豆皮容易入味儿。”赵春华笑着接过她手上的东西,“小丫几天没见,怎么感觉长高了。”
以前小丫又矮又瘦,走路不利索,说话也不利索,见人就躲,可把张春娥愁坏了。
现在和红玉她们玩一玩,走动走动,这孩子就好多了,人也开朗多了。
再加上,陈家大量的进张家的豆腐,豆皮,这也让张春娥赚了些钱,舍得买点好的,给小丫补补,现在小丫的脸色也都好多了,一副模样可招人疼。
“婶婶,姨姨。”
陈玉莲剥了颗糖喂给小丫,“乖。”
正在说话间,一辆马车停在了门口,引得众人的注意,这年头有马车的人可都是非富即贵的。
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跳下来,“这里可是锦记卤味铺?”
“是,怎么了?”赵春华问道。
小厮折身回去,对着马车上的人说道,“老板,这里就是卤味铺了。”
一个穿着丝绸长衫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朝赵春华几个人拱手道,“敢问这里就是锦记卤味铺?”
赵春华,陈玉莲,张春娥都没见过这世面,还是赵春华出头道,“正是,您是?”
“在下是运来楼的老板,张谦。”张谦斯斯文文的说道,“我是为了这卤味来的。”
“哦,张老板。”赵春华点点头,“这卤味我们还没开始卖呢,您要是要,我现在给您切点?”
“不,我是想来…买这卤味配方的。”张谦道,“我在朋友那里尝过,感觉味道真是不错,在下愿意出高价买这配方。”
赵春华摇摇头,道,“我们不是主事的,只是帮忙的,真正主事的人还没回来,我们做不了主。”
张谦脸上有些失落,“那不知这主事的何时能够回来?”
“那便不知道了,不好意思。”
“哎,罢了。”张谦道,“那就劳烦大嫂,若是主事的回来,跟他说上一声,在下是运来楼的,或者下次我再来一趟。”
“行,我知道了。”赵春华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