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又是何必呢?三公子性子冷漠,寡言少语,在府里又不受宠,他就是有天大的能耐还能越过世子去?娘娘就是想太多了。可惜她说了半天王妃都不听,现在王妃总算想明白了。
“我这不是不甘心么!”姜氏愤恨一句,想起什么,脸上又露出笑容,“当初冯氏那贱人没少拿这孽障的死来刺激我,虽然我不伤心,但看那贱人得意的样子就恶心。现在等那孽障回来,我倒要看看冯氏那贱人的嘴脸!”只要想想,她就觉得痛快。
姜嬷嬷又陪着姜氏说了两句,这才问,“那边传来的消息上可说了三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京城离石头镇没有多远,听说骑马的话一天半就到了。他们又不赶路,估计得两天的功夫才能到。”
“那,奴才让人把三公子的院子收拾出来,被褥什么的都换成新的,再拿熏笼熏一熏。欢喜的衣服也让针线房里抓紧时间做出来两套。”
听了姜嬷嬷的话,姜氏皱眉就想驳回。一个孽障,让他住在王府里就已经是洪恩了,哪里用得着这么精细的对待!不过想想姜嬷嬷说的要拉拢那孽障的话,姜氏又忍住,“他那边的事情奶娘你就看着办吧,不用跟我说。”
姜嬷嬷答应一声,又说起让姜氏开心的事情,“奴才回来的时候,听说昇哥儿会翻身了,小主子就是聪明,这才刚刚三个月,旁的孩子这时候也只刚会抬头罢了。”
万俟昇是万俟景润的第一个孩子,王府里的第一个孙子,姜氏的心尖宝贝疙瘩。提起他,姜氏没有不高兴的。
果然,听说自己的宝贝孙子会翻身了,姜氏就坐不住了,笑着往外走,“昇哥儿生下来的时候我就让高僧给看过,高僧都说昇哥儿是个有大福气的,果然打小的与众不同,这么小点点就会翻身了。曲氏也是,昇哥儿会翻身了也不派人来告诉一声。快跟我去瞅瞅昇哥儿去。”话虽这么说,但曲氏一进府就生下嫡长孙,是王府里面的大功臣,平日里又会做人,如果不是犯了大忌讳,姜氏是不会真的责怪她的。
姜嬷嬷笑道,“想来也是世子夫人怕这天寒地冻的劳累着您,所以才没让人来告诉的。”
姜氏点头,“曲氏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八成就是这么想的。这孩子,就是心思细……”一边说着,一边去了曲氏所在的院子。
姜嬷嬷跟着姜氏看一会儿嫡长孙万俟昇翻身,笑着凑了会儿趣,这才出来安排叫内管事安排万俟景淳的事情。
万俟景淳好歹是嫡次子,住的院子不错,即便这么多年没有住人,院子依然有人隔三差五的打扫,此时收拾起来也容易。就是被褥什么的,库房里也是现成的,拿出来晒一晒,熏一熏就成。里面的摆设也都换成新的,博古架上面放的满满当当。
万俟景润在外面和朋友喝酒回来就看到下人们在收拾万俟景淳住的竹逸轩,忙叫住一个下人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收拾起三公子的院子了?”
那下人摇头,“奴婢也不知道,这是姜嬷嬷吩咐的。”
万俟景润挥手把下人打发走,心里默默思忖,姜嬷嬷只听母妃的吩咐,收拾竹逸轩,是母妃的意思?难道说,三弟要回来了?
这么想着,心里微微高兴起来。
他小时候体弱多病,常常在院子里养着,和三弟并没有多亲近。后来他身体渐渐好了,想和三弟亲近时母妃又拘着三弟不让出来,说是小孩子家不好养活,怕在外面沾染了病气;再后来三弟直接跑到军营从军,就更加没法亲近。所以这么些年,他跟三弟的感情总是淡淡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总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三弟能回来他还是很高兴的。而且三弟骁勇善战,他带领的神策军更是以一敌百,从无败绩。三皇子一直想把这支军队拢到手中,三弟回来后,他在三皇子那也就有办法交代了。
越想越高兴,万俟景润迫不及待的想去到姜氏那求证,问清楚了姜氏是在曲氏那看孩子,万俟景润大步赶过去。
“参见世子爷。”
外面传来行礼的声音,姜氏抱着孩子听了一边笑,一边伸手逗弄,“哎吆吆,咱们昇哥儿看谁回来了?是你父亲对不对?看你父亲多疼你,一回来就紧着过来看,祖母的小乖乖,咱们昇哥儿就是可人疼。”
曲氏站在一旁柔柔的笑,见万俟景润进屋,忙迎上去亲自解了万俟景润的斗篷交给丫鬟,“外面天冷,爷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又亲手拿了一杯热茶递到万俟景润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