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妻重生_作者:丹枫兰若(524)

2018-01-18 丹枫兰若

  秋夜择衣对古董不太了解,看一眼弄潮直愣愣的视线,就知道这是个宝贝。

  “去给老李头打个电话,就说我手上有个……”弄潮顿了顿看一眼眼前宝贝,“曜变天目盏。”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曜变天目又是最为珍贵的品种。

  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曜变天目釉的特点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

  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就仿佛是一只变色龙一样。

  天目陶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偏差,极有可能烧制失败,而且烧制的作品由于温度的细微变化,形成的图案也千变万化,每件都堪称为「孤品」。

  天目瓷器中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曜变又居于诸名瓷之首。

  天目盏,是一种茶器,一只顶级的天目盏,据说可以换一座城池。

  有人说“南宋时期的曜变天目,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瑰奇得不像是人间之物”。

  凝视一只精致的曜变天目盏,恍如一片星空,繁星点点,神秘莫测……令人心潮起伏。

  当代日本、中国的陶瓷科学家、技艺师都想仿制,但终因工艺难度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均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z国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一些喜人的成绩,但从产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上还不尽如人意。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黑色又被称为玄色,在建盏中,最高档的几件瓷器均系黑釉——亦称乌金釉,尤其是在日本被视为国宝的曜变天目盏,三件的釉色均为一样的黑釉色,而在黑釉的基础上烧出蓝色光斑,犹如湛蓝夜空中的星系运行,其妙无穷,幻化莫测……

  据有关资料记载,曜变天目在Z早已失传,目前仅在日本存有四只宋代天目茶碗。

  第一件:曜变稻叶天目,高7。2cm;口径12。2cm;底径3。8cm。

  收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日本国宝级,其釉色润泽,近口沿部位釉较薄,呈褐色,近底及圈足处,釉聚而致油黑发亮。胎质坚细,与同期各建盏最优者。修胎尤其工整。

  第二件:曜变天目,高6。8cm;口径13。6cm;底径3。6cm。

  收藏于日本藤田美术馆国宝级,此盏与第一件一样,曜斑较之少,但蓝色光斑及依稀可见的银毫,而呈现出别样优雅。

  第三件:曜变天目,高6。4cm;口径12。2cm;底径3。4cm。

  收藏于日本大德寺龙光院国宝级,此盏与前两件器型和釉色一样,曜斑较之最少,但蓝色光斑亦最少,许多白色斑点似应在适当窑炉条件下呈现出蓝色光斑。但依然被日本视为国宝。

  第四件;曜变天目,高7CM、口径12CM、底径3。7㎝。

  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深弧腹,口大足小,圈足浅挖,此碗为准曜变,与前3个国宝曜变天目有所区别,次于国宝。

  此四只件为世界上仅存的完整器。

  其器型均为敛口深腹,胎质一致,釉色一致,修胎工艺一致,可以想象,可能为同一工匠所为。

  单纯这样的经过特殊选择的胎土,其修胎工艺和曜斑呈现方式,似为有意为之;而其曜斑呈现不一,取决窑炉条件,也说明,获得这样的美丽曜斑之不易。

  曜变天目与稻叶天目(第一个叫稻叶天目),均是宋代建阳窑烧制的黑釉窑变奇品。

  所谓曜变,就是在黑釉器上出现的灰色或漆黑小斑点,斑点周围有一圈银蓝色的晕环。

  所谓稻叶,就是在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黄褐色小圆点,犹如稻叶上的菌斑。

  而所谓天目,则是比喻这些黑釉器的斑点,犹如夜空中闪现的繁星,给人以神秘奇幻之感

  在这里不得不提日本还存在第五只。

  史载织田信长在战事进展的重大关头来到了本能寺,他竟然随身带着一只曜变天目盏。

  前一个晚上信长在本能寺举行茶会,一直到后半夜才睡觉,这是这个曜变天目盏最后一次露面,第二天在明智光秀点起的火烧本能寺的大火中,伴随着织田信长的最后绝唱,这个曜变天目盏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