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个人判断,《爱无至今》没有偷《咏春》的票房,这一点我有八成的把握。
但是《爱无至今》票房注水已经超过我们的想象。
按照我的推算,等《咏春》下架后,《爱无至今》这速度估计被打破的《咏春》的9385万的内地观影人次纪录,或者更有可能会打破《人妇》的21020万的内地观影人次纪录!
《爱无至今》的某些场次,明明已经爆满,却又在15分钟后,开售同一影厅的电影票,甚至在观影人次稀少的午夜场,经常也会无故爆满。
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同时也让我很难想象已经上映一个半月的《爱无至今》居然还有那么多午夜场,而且上座率100%,更为可笑的是时长120分钟的电影居然能在能同一个厅每隔15分钟就能放一场,上座率也均是100%!
其实我个人觉得午夜场这个梗完全可以接受。
当初《人妇》午夜场也出现过爆满的情况,《咏春》上映初期也有爆满的情况,到了后期午夜场人员也只有60%,能达到100%,对这《爱无止尽》相当的佩服!尤其是对华艺的佩服!
近年来,一些口碑很烂的电影,但是票房成绩却往往不俗。
开始有人责怪现在的电影观众“无脑无智商”,只知道“捧臭脚”,可又有多少人谴责“幽灵场”对观众的误导与欺骗呢!
之前华艺官方对偷票房和注水票房这方面的澄清,提到了“公益场次”,我仔细浏览了《爱无至今》电影在各大电影院的畅享情况。
因为我的记忆力比寻常人强一点,所以我就拿其中一个电影院来说事吧。
X市某一家电影院,开业五年从没进入过全国票房百强。
但在这次《爱无至今》公益放映期间,它六次成为全国票房排名前十个。
《爱无至今》一部电影就给这家影院贡献了72。48万元票房,加上其他7部影片贡献的6。59万元票房,这家影城创造了开业五年来的新记录,从默默无闻的一家影院迅速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电影院,全天票79。04万元。
现在我给大家算个账,根据我浏览该电影院的记录,从公布的播放场次可以看到,当天,《爱无至今》在300人,153人和136人的影厅各放了7场,在113人的影厅放了6场,在464人、117人和94人的厅各放了1场,总共放了30场:
以300人的影厅为例,放映7场,按照场场都满座来计算,根据每场电影的票价,可以算出当天这个影厅的票房总收入是22。86万元。
其中3场票价130元,3场票价94元,1场票价90元共计228600元
人数是153人的影厅放映了7场;其中3场票价110元,4场票价80元共计为99450元
……
人数是94人的影厅放映了1场。票价80元共计为7520元
以此类推,我们算出每个影厅的票房收入,按照“场场都满座”的情况进行的计算结果却是54。9万元。
这个数字比这家影院当天《爱无至今》的公开的数据72。48万元,整整相差了17。58万元。
相差的空缺要在播放十场才和72万多的数据相吻合,那十场我称之为‘消失的十场’吧。
这这是其中一家电影院的数据,其他我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票房往往代表了成绩,代表了有多少观众愿意为这部电影买单,反映观众对电影的喜欢或者不喜欢。
对于这种注水手段的票房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打电话问了冯经纪人。
她告诉我,“买票房”和普通意义上的“包场”不一样。
因为并没有真正的“观众”,在业内被称作“过数”,制片方只需要把播放的成本去除,再给影院一些好处,票房就可以“刷高了”。
这种“买票房”的造假行为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午夜包场、场场爆满”。
指的是制片方和院线私下达成协议,在影院非营利时间段,比如午夜12点到凌晨6点间,根本没有观众的时间段安排无人场次,以包场的方式冲高票房;
另一种被称为“花样包场”。
这是说在营利时间段,片方提前买下影厅里地部分位置,而实际观影时,并没有真实观众,这种为票房注水的方法更加隐蔽,不易被查出。
为了提高电影的排片率,制片方还会在分账比例上做文章,在我国电影票房,上缴5%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后,剩下部分才由片方、发行方、影院按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