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小哥有点甜_作者:月下画眉(33)

2018-01-16 月下画眉

  幸好宋雪川这边还有些识货的老客户,比如眼前的这位家住在镇上的哥儿,基本上每次都来买宋雪川的发糕。

  “老板,给我拿二块粘米发糕,二块白糖发糕。”

  “好的,你稍等。”宋雪川快速地给这个哥儿包好四块发糕。

  “旁边那家的发糕没你家做的好吃,昨天你没来,我买了一块尝尝,味道跟你的不一样。来,给你钱。”

  “他那根本不是发糕,味道当然不一样,还是小哥儿识货,这发糕整个永安镇可只有我一家卖。”宋雪川一边收钱一边说道。

  “难怪呢,我就认准你家了。”这位哥儿说着接过包好的发糕就走了。

  这王有才看见宋雪川这边有客人了,心里面也跟猴抓热铁一样,吆喝的更大声了,“发糕,发糕,好吃不贵,一文钱一块喽!”

  果然宋雪川这边的客人一听到一文钱一块,有的就去那边买了,虽然吃过就知道不一样了,但毕竟现在流失了很多客源。

  这同行是冤家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最后等宋雪川和王有才收摊时,两家的发糕都没卖完。

  宋雪川看着剩下的发糕也很郁闷,难道自己也要降价促销,可那样会陷入恶性竞争,最后谁也赚不到钱。而且糕点一直以来价格都比较贵,就像前世的面包怎么也比馒头贵一样,这王有才本来卖的就是改良版馒头,自己的发糕如果跟他一样卖的太便宜,根本得不偿失。

  王有才收摊时还狠狠瞪了宋雪川一眼。心想如果宋雪川不来就好了,害得他今天没有昨天卖的好。也不想想自己是借着人家的名气。

  宋雪川一路上都在思考以后该怎么办,他不能天天来镇上卖发糕,这王有才住在镇上却可以天天来。难道他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名气,就要给王有才做嫁衣裳吗?那也太憋屈了。

  而且天气也越来越热,隔天的发糕也容易变质。其实发糕刚蒸出来时味道最好,每次只能卖前一天做好的,让宋雪川一直觉得很遗憾,不能把最好的发糕给客人品尝。

  可是这个王有才应该怎么解决,他应该怎么办呢?

  第20章 第20章

  宋雪川提着篮子一路上心情沉重的往宋家村走,结果刚走到村口,就听见一个尖细的声音说道,“我就说镇上的爷儿怎么会看上雪哥儿,原来这夏远风是因为家被查抄了无处可去,才来的宋家村,现在就住在刘云家的旧房子里呢。你说他们俩还没成亲,就天天在一起,还能干什么?真是不要脸。”

  “不过这夏远风长得可真是好,也不知道‘那方面’厉不厉害。”一个哥儿捂着嘴笑着接话道。

  其他哥儿听了都打趣道“你想试试吗?只怕人家看不上你呢。”

  “所以说雪哥儿命可真好,天天搂着那么帅的爷睡觉,笑都笑醒了。”这个哥儿还一脸羡慕的说。

  “就是,我从来没见过长得那么俊的爷儿呢,比咱们哥儿长得还好呢。”另一个哥儿也附和着说。

  直把宋雪川听的是火冒三丈。他虽然不在意流言蜚语,可这些哥儿说的这么不堪入耳,这是在败坏他名声啊。

  要知道古代人的名声可比现在重要多了,有时候甚至比命还重要。有的哥儿就因为坏了名声而不得不所嫁非人,还有的甚至被所谓的名声给活活逼死。

  他以后还得生活在宋家村呢,如果被这些哥儿败坏了名声,以后做什么事都不方便,而且宋春雨以后还要读书,如果因为这个影响了他,那可真是没处说理去。

  宋雪川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听了这话更是火上浇油。

  快步走上前去,等走近了一看,原来是村里几个已婚哥儿在一起说闲话,带头的就是村里有名的大嘴刘巧真。

  这刘巧真是村里李大牛的媳妇,生了一张巧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可是就是不说好话,什么刻薄说什么。平时最爱传些闲话,造谣的事也没少干。整个一宋家村的搅屎棍。

  宋雪川走到他面前,手指着刘巧真喝道:“好你个刘巧真,造谣不要钱是不是,你也不怕遭报应。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干什么了,我怎么就不要脸了,你给我说清楚。”

  刘巧真一看到宋雪川来了就暗道坏了,说别人闲话被正主给听到了。

  吓得忙站起来陪笑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是刘云说夏远风住在他家的旧房子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