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辰那么聪明,他又怎会不知道庄千落的良苦用心呢?
或许,就算村长不这样逼迫她,庄千落也会想方设法用另一种方式束缚他,要他切不可意气用事,一定要安然无恙的平安归来。
这个姐姐,平日话不多,可她每次为自己做的事儿,却都是那样让人动容。
若是他娘在天有灵,一定会含笑九泉了吧!
杜光辰直直的跪在地上,面对苍天,面对已经逝去的亲娘发誓:他一定要荣耀归来,绝对不会辜负今日庄千落的孤注一掷,绝对不会让尽心竭力为他的大姐,和自己一起死!
送杜光辰走的那一天,整个庄家所有人都泣不成声,唯独只有杜光辰一个人是笑的。
临行前的一晚,杜光辰找庄千落聊了整整一夜,该交代的交代清楚,该保证的保证过。
唯独没说过的就是,他绝对会平安归来的话。
因为这种话根本就没必要说,他的命就是庄千落的命,庄千落的命也是他的命。
就算为了这个尽职尽责心地善良的姐姐,他也绝对不会让自己有一点闪失。
这事儿他明白,庄千落更是明白的。
杜光辰走了,杜风良整整哭了一天一夜,每一次都是默默落泪许久,却完全没有一丝怪罪庄千落的意思。
因为庄千落签文书的那一天,他也在村长家门口,事情发生的经过他都看见,更是知道庄千落把自己的命都押上。
现在的他,除了求神拜佛希望能保佑杜光辰外,最大的想法就是多多的干活。
他要努力去供养杜霁景读书,绝对不能再让弟弟为了这个家的生计,走上以命相搏的道路。
第118章 不速之客
整个八月,庄千落、千城覆和杜风良都在没日没夜的打捞水蜻蜓。
总算赶在九月初,把庄母最后一个月的药也已经买完了,之后一结算攒下三十八两银子。
到了九月份,河里的水蜻蜓已经全部没有,地里的庄稼进入灌浆期,杜风良就开始天天往地里跑。
庄千落买了布匹和棉花,准备给家里人做棉衣和棉裤。
东北的天气冷啊!而且是说冷就冷,早早的准备出来,总好过一家人挨冻。
千城覆没什么事儿,多数时间都会在丰收河看着旧衣想事情,有时也会去地里帮杜风良的忙。
不过地里的庄稼活,千城覆实在是不擅长,所以能帮上杜风良的也很少。
连着赶了三天的活儿,总算做出了两套棉衣棉裤和棉鞋。
庄母把最后一个线头缝好,一边把线拽下来,一边迫不及待的吩咐庄千落:“落儿啊!你赶紧把衣裤打包送到金竹镇去,一定要趁早送到边城。那边比咱们这里还偏北,说下雪就下雪,万一光辰冻着生病可怎么办?”
没错!这两套衣服没日没夜的赶,就是为了早早的送到杜光辰手上。
庄千落赶紧打包东西,认真的回答:“我这就去,娘放心吧!哦!对了,娘,我这次进城回来,你还需要我稍点什么不?秋天到了,咱家是不是也要储备点什么过冬啊?”
庄母认真的想了想,却是摇摇头:“咱家今年有杜家地里打的粮食,还有多余的银钱,也不需要单独储备什么。你去给光辰送东西的时候,看看能不能稍点钱给他吧!他刚到那边什么东西都没有,用钱的地方多,出门不像在家什么都能对付,别苦了那孩子!”
杜光辰临走的时候,庄千落可是把家里一半的钱都给了他,驿兵每个月还有朝廷俸禄,他肯定不会缺钱用。
这事儿她清楚,庄母也是清楚的。可庄母就还是掂心他!
这是一份母亲对远方孩子的牵挂,庄千落能理解。
所以,她认真的保证:“一会儿我会问问的,如果能就稍点钱给光辰。”
母女俩正说着话,突然院子里传来老黑狂吠的声音。
“好像有人,我去看看。”庄千落将手里的棉衣棉裤放下,转身出门。
走到门口,她就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破衣褴褛的老太太。
花白的头发,脏兮兮的脸,手里拄着一根拐棍,脚底下那双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鞋子,居然露着七根脚趾头,这跟没穿还有什么区别啊?
庄千落心头一疼,马上开了门出去,老黑见到生人狂叫也想出去,结果被庄千落一脚给踹了回去。
老太太被老黑吓得向后猛地一退,差点没摔倒。
好在庄千落手疾,一把将她扶住,有些担忧有些不忍的问道:“奶奶,您没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