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女日常_作者:豆米蓝(44)

2018-01-16 豆米蓝

  钱芳接过, 一饮而尽,总是对着烤台吹出的木炭焦味,呛得口干舌燥了。

  看着围着的十几个人儿, 吃得欢,谈得乐,钱芳可是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值得,还很开心。

  “小芳,这盘蛤蜊你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吃着不觉得干,而是觉得很鲜甜。”蒙氏指了指放在她面前的那一盘蛤蜊,婉婉有仪地说。

  “二婶,没有加什么,直接洗净往火上熏烤而已。”钱芳笑着说。

  “就这么简单?”蒙氏不是很相信啊。

  钱芳点了点头。

  已是戌时过后了,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月亮升起,桂清和良生把篝火烧起,熊熊火苗蔓延开来,烧着枝儿劈哩叭拉的响。

  狗蛋儿和赵小龙手拉手转着圈圈,欢呼雀跃,此刻两个孩童的笑容多么的灿烂,无忧无虑。

  张先生带了笛子来,大家嚷着让他吹一曲,张先生大大方方的站起来,给大家鞠了个躬,慢条斯理的握住笛子,没会儿,周围就弥漫着独特的笛声,清远悠扬,此起彼伏,钱良生曾跟钱芳说过,张先生吹笛很是出众,整个书院都没人比得过他,钱芳静静的听着笛声,都入了迷;她在现代的时候,独自一人之时,最是喜欢用手机播放这些笛子曲,古筝曲等,好像这些音色能让自己心平气静,不会想的复杂。

  钱芳环视了围着一圈的他们,想不到生活在花溪村里不知美曲为何物为何调的百姓,这时也在洗耳恭听,特别李大叔还轻轻的拍着手,跟着曲调上上下下;两个孩童没再追逐,乖乖的坐在草地上,虽然听不懂是什么,但还是觉得很美妙。蒙氏是知些字儿的,大家闺秀形范,似是听懂些,不住的点了点头。

  一曲完毕,大家都鼓掌称赞,“太好听,太好听。”

  张先生拱手行礼,“给大家献丑了。”

  良生抚掌微笑,“老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对,对,我这个老头子可是从没听过这么好听的调儿。”李大叔抿了口酒笑着说,他带来了上次钱芳送给他的米酒。

  桂清和良生一起请张先生再吹一曲,让大家耳染美声。

  张先生没有拒绝他们两人的请求,继续再吹了一曲,这次吹得钱芳听出了欢快的意境,银铃悦耳,跟前面的那一曲完全不一样的调子。

  篝火在静怡的夜晚闪耀着金黄的光辉,照亮了每个人欢悦的心情。

  欣兰她们三个女子只是静静的背靠着背,仰望星空,听着悠扬的笛声,长发飘飘,闪烁的篝火光辉映着她们粉红的脸庞,笑颜如花绽放。本是该穿着飘逸长裙的她们,因为在乡村里生活,一切为了方便都只是粗布衣服,没有花花绿绿的点缀,发髻上也没有多少饰物搭配,但仔细一瞧还是小家碧玉,唇红齿白,花容月貌。

  钱芳把来的人儿都仔细的端详了一遍,一起在花溪村里住的他们,可以都说是亲人了,彼此互助互帮,没有什么可计较的。简单的美食,融合了大家的感情,愉悦了大家的生活。

  张先生吹完曲子,大家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拱手行礼回谢乡亲们的表赞,“美酒佳肴,清风花香,人生一大美哉啊。”

  钱明辉听完张先生的感叹,“先生出口成章,我们自叹不如。不过今晚,的确很是甚欢。”

  “小芳做出来的美味,张先生吹出来的美音,几时才有的事啊。”其他几人你一句我一句插着话儿。

  这时,传来一道不属于这里人说话的声音,“小芳,你们这么些人躲在这里逍遥,竟把我给忘记了。”

  钱芳听人说她,往那棵树下望去,竟是村长谢志国,后面跟着三个人,一位是见过一次面的夏公子,一个是那位自傲的沈大夫,再后头是那个讨厌的来福。

  “村长,您来啦。”钱芳面带微笑迎过去,其他坐在草地上的人都纷纷站起身来,不是因为看到谢志国,而是看到那位夏公子。

  夏公子的面子比村长谢志国在花溪村的面子大多了。

  “夏公子,来,来,到这边来。”李大叔第一个跟夏侯淳打招呼。

  “李叔,你客气了。”夏侯淳拱手行礼。

  “夏公子,这礼我可不敢当啊。”

  钱芳看着李大叔和夏公子你推来我推去的模样觉得很是好笑,但这夏公子还算是礼貌之人,不会看低乡村人,连大叔姓啥还记在心里算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