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清平纪_作者:天蓝宝蓝(116)

  可老四还没着落呢,体面的工作可不好安排。等两家成了亲家,在开口让小四跟他学两年手艺,凤家肯定乐意带着,到时在说动说动,工作就能落到医院里,这可是吃香的岗位。越是深想就越是心动,总算忍着一肚子的事等到晚上吃完饭躺床上,潘家两口子小声嘀嘀咕咕半夜,第二天一早潘母就提了一斤红糖一斤酥果,亲自去董家正式的请媒。

  潘母来的早,董县长还没去上班,董太太把前因后果也跟他说了。董县长不想孙子跟家里折腾,撮合了潘国明和馨妍的事釜底抽薪,自家孙子想闹腾都闹腾不起来了。等潘母放下东西,乐呵呵的说了来意后,不论是董太太还是董县长,都觉得事情如此顺水推舟的发展,馨妍跟潘国明的事,除了缘分简直是天作之合。

  安排工作的事,对董家来说不难,也就一句话的事。跟凤家的交情不用说,再加上潘国明跟董国强一起长大的交情,怎么都不能亏了孩子。在说两面都能皆大欢喜的事,所以对潘国明工作安排,起点就此潘家兄弟高不少。

  “国明娘坐,我这要去上班了,最近上面的任务也多,办公室忙不过来,国明那孩子稳重也细心,过两天让他直接去我办公室找我,给我打打下手。”

  给校长打下手可不是谁都能进的,那等于是县长的秘书,这职位不高可近水楼台呀,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要是运气好那未来可不好说。就是运气不怎么好,干个十年八年下放,那也最少一镇之长。潘母可不觉得有这么大的脸面,让董县长给安排这么好的工作。心头对亲事那是更乐意了,县委班子里谁不知道,董县长的病一直都是凤天幸给治的。

  凤家的女婿,看着凤老头的面子也没人会在工作上为难,抬抬手的事她儿子就能在办公室里站稳脚跟。千恩万谢的送走了董县长,潘母喜笑颜开的跟董太太说了会话。最主要的是,定亲以后,婚礼得在潘家举办,不然面上总归不好看。结完婚什么时候回凤家住,那就随他们年轻人自己的意思了,外人也不会在说三道四的不是。

  董太太做事也干脆毫不拖泥带水,也是怕夜长梦多孙子回来生变故,。择日不如撞日,送走了潘母,董太太就锁了门,直接去了凤家。董太太到凤家时,曲红霞跟馨妍正在撒菠菜种,潘国明也在凤家,正帮着压水浇菜地。见董太太上门,几人心里都门清。心理年龄这把的馨妍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洗了手上完茶,在潘国明喜悦溢于言表的傻笑中,双颊微热的回了西屋。至于后面的事情,自然有爹娘出面做主。

  堂屋里,曲红霞和董太太并肩坐在长凳上,董太太喝了口馨妍泡好的茶,别说味道清香后劲带着甘甜,瞧着不像是茶叶,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有那么一瞬间,董太太有些替孙子可惜,可随即想到董家在省城里的地位,跟疼爱的孙子的未来比起来,这点可惜真的算不上什么。人生都要有取舍,衡量后取大于舍,那就是赚到了。

  “嫂子好福气,馨妍这孩子长的俊不说,更是心灵手巧,俗话说好女百家求。这不,国明他娘托我来说亲,虚的咱们也不多说了,要是觉得国明这孩子还行,这事给个准话,咱们先把小礼给定了,等过上一年半载的商量结婚也不迟。国明这孩子性格长相样样都好,关键是咱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人品和心性还是可信的。”

  潘国明神情紧张的也望向曲红霞,曲红霞也没绕弯子,笑容满面的看了看潘国明。既然已经来提亲,就说明他父母已经同意的儿子住到凤家。不论其中参杂了多少外力因素,实事是有结果就好。也没吊人胃口,直接道:

  “国明是个能托付终身的好孩子,咱们两家的关系,嫂子也不跟你绕圈子。妍儿是我们从小娇宠着长大的,外人看来妍儿多懂事知进退,我跟他爹都不放心她离开。只要结婚后仍旧跟我们一块住,其他的我们也没什么要求。妍儿将来的孩子,姓不姓凤也都无所谓。要真的在意这些虚的。也不会等到今天才打算。”

  董太太转念一想,的确如曲红霞所言。凤家夫妻收养馨妍时已经五十岁,真要在乎传宗接代这些事,早在三十多岁就该□□,这个岁数时孙子孙女都很馨妍一样年纪了。倒是潘国明实诚,急忙道:

  “您二老不在意这些,我也是一样的,只要是我跟馨妍的孩子,随谁姓我都觉得无所谓。或许你们觉得我现在年轻,很多事情思想上不够成熟。未来的事没人能保证,可是对馨妍的心意,对您二老的尊敬绝对不会变,可以让董奶奶给我作证,让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