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世子俏厨娘_作者:凤五(607)

2018-01-16 凤五

  退役的分布在天南地北,叶湘将这股力量集合起来,收为已用,自然要先把这些人集中起来。让这些人集合在一起,也有利于侯府全年对他们的补助,不然光每年天南地背奔波的人工和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有这个闲钱都不知道够资助多少个家庭了。

  再说叶湘反正都是要招人做工的,比如她要给边关的将士们送保暖的衣服鞋袜,就得要一大批女工去缝制,若是能让那些伤兵的家属来做这份工,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也让叶湘这边有了人手做工,这就是双赢的局面。

  为此,叶湘也让楚莫手下的人,试着打感情牌,联系那些伤兵看有谁原意来她的工厂,为边关的将士们尽一份力。结果那些退役老兵们的反应异常的热激,只要还能动的基本都答应了要过来,自身情况实在不允许的,叶湘也关照了去联系的人,若是看到家里情况不宽裕的,便留下些银子救救急。

  为了安顿这些人,叶湘特意将京城三十里外的一处山坳,和周边的几坐山头都给买了下来。这个无名的山坳紧挨着叶湘的田庄,地势平缓,周边的山也并不高,草木生长的极为茂盛,叶湘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特意请了田福贵在这里依山建村。

  田福贵是个有见识且有手艺的匠人,叶湘交给他一包石灰,告诉他大概怎么使用之后,他连工钱都没谈就点头接了叶湘这个活计,且建筑的热情就一直高涨不退。用糯米水混合石灰沾合石块垒的房子,比用糯米水混泥巴沾合的要结实了几倍不止,而且还不漏水,干了之后连锤子都很难砸开。

  田福贵在拿到第一批从东海边送来的一百车石灰之后,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将山脚下的第一批的三十个院子,共计三百三十间黑瓦灰墙的房子,都给建了起来。对于一个泥瓦匠大师傅来说,能在一个青山环绕的山坳里,建上数百个一模一样的漂亮院子,这是个足以让他老了以后,对自己的儿孙吹嘘炫耀的不得了的大成就。

  “趁着今天天气好,大家伙儿再加把劲,把这一段铺完了,赶明儿就可以建第三排院子了。”田福贵用衣摆抹了把汗,大声吆喝着,引来四周众人的此起彼伏的应喝声。这一章转折真是写了改,改了写,写到我都快吐了,唉,

  456难民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个多月,他领着几百人在这山坳里也热火朝天的干了一个多月。他联系了青山镇附近认识,且关系不错的所有泥瓦匠,大家伙儿连师傅带徒弟就有一百多人,叶湘觉得他们人手太少,又给招了近三百多身强力壮的短工。

  来这里的人来做工的第一天就已被告知,这些房子是要建给那些从边关伤残后退下来的将士住的,那些人为了不让靼子入关祸害百姓,有的被靼子砍了手,有的被砍了腿,行动作活都很不方便。

  爱国情节人人都有,就看你怎么去激发这种情绪。至少叶湘将之用在这些工匠们身上是成功的,他们做活很细致,甚至还派田福贵为代表,来细叶湘建议建设引泉的水道,让以后住在山上的伤残老兵不至于为打水而犯愁。

  且这么多人分了几组,相互之间无形中也会产生竞争、比较的心思,他们垒地基的垒地基,起屋子的起屋子,铺瓦的铺瓦,清理山石的清理山石,因为责任分的清楚,大家干起活来也不拖拉,速度倒是极快。

  田福贵带来的师傅们都是有经验的,他们一个师傅带徒弟带短工,一伙人负责一块区域,清理山石、敦实地基,一整套程序下来,也就是几天的工夫。

  叶湘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山上的山道要用青石板铺就,要有石阶和缓坡两种石道,山上但凡有人腿粗的大树能移不能砍,能留就尽量让树留在原地。且院子只建到山腰位置,再往上的草木都不得再动。

  田福贵此时带着人在做的就是从山上往下铺石道,人们抬着一个个粗壮沉重的木桩,一下下的敦实着山道,前一队人敦过了,后一队人再继续敦过,反复几次之后,再由后面的泥瓦匠在敦出的路上倒上用糯米水混好的石灰,上头再铺上宽整的青石。敦地基的木桩太沉太大,只有众人抬着从上往下敦,才不致于那么费力。

  而之所以院子只建到半山腰,石道却要直通山顶的,是为了方便以后住在这里的人们上山捡柴方便。

  三月的天气,山下的田地也都已经开始播种了,站在山上,能清楚的看到山下插秧插种的人影。叶湘的安排是良田里种玉米和稻子,沙地和更差些的土地种的则是番薯。叶湘没有去动吴有贵手里的土地,只在自己,靖王府和伯阳侯府摆在明面上的土地上做了这样的安排。唯有前山屯的那几百亩田地,她全部用来种了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