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三千多被叶湘挑选出来,派往各地从商的人,救济营还自发组织了近五千人的护卫团,专门负责保护叶氏杂货铺南来北往的车队安全。剩下的灾民但凡有想要回归故土的,都可以跟随每次北去的货队回归故乡,而且就算他们回归故土之后,也一样能为叶氏杂货铺工作。
不管是种植粮食,还是从事手工业,叶湘对这些人来者不拒。只要他们想与叶氏杂货铺合作,有统一的规定和雇工条款做保障,叶湘愿意给所有“善良”“纯朴”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次互市的开市时间是五月初一到初七,因为叶湘准备充分,叶氏杂货铺的商品种类更多,从东海的海产,南方的水果干,海外的香料到深山的山珍,只有人们想不到的,没有互市上面看不到的。
鞑靼人世居草原,他们跟中原打了几辈子的仗,做了几辈子土匪都没从中原抢到过这些稀罕东西,现在不打仗了,中原人反倒原意拿这些东西跟他们换牛羊了。互市的最后几天,随处可见到处晃荡的鞑靼贵族身影,叶氏杂货铺的东西全部被抢购一空。
交易回来的牛、羊、马全部运往青山镇的叶氏牧场,幼鹰、幼狼、獒犬幼崽这些小动物,则被运进了京城城郊的军营,由皇帝特派的人负责饲养训练。叶守整天带着小黑、小白和小花在皇帝面前晃荡,闹得皇帝眼馋心也馋,一得知叶湘在互市上从鞑靼人手里换到了幼兽,忙不迭的就把她召进宫,威迫利透的要了过去。
叶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直接把张仪儿暂借给了皇帝,让她配合皇帝的人训练这些幼兽。反正皇帝那个野兽军团的梦想是不太可能实现的,等这些狼崽,獒崽养大了,皇帝的野兽军团梦也淡了之后,她再把它们都要回来给商队做护卫和示警之用,现在就让皇帝帮她养着它们吧。
两次的互市,让叶湘赚的钵满盆满。尝到了互市的甜头,鞑靼人很高兴,徐兴邦和曹洪三人也很高兴,叶湘和令狐方更高兴,叶湘借互市赚到了银子,令狐方已经预见,若是互市继续这样开下去,鞑靼每年跑来抢劫的毛病,有可能就“治”好了。
只是他们高兴了,却有人不高兴了。
边关即使是在战时都有人挺而走险的来往于两地,做那低买高卖的生意,互市一开,无疑就是抢了这些人的生意。而这些人敢做一行,背后通常都是有人的。这些人有些是地方官员,有些是江湖人士,更有甚者还有军队中人参杂其中。
只不过叶氏杂货铺的背景太厚,叶湘现今可不是什么无权无势的小孤女了,她是当今太子爷的义姐,是伯阳侯府未过门的世子夫人,而且互市如今由令狐方一手把持,谁敢与这对未婚夫妻正面硬撼?
504宾客
“不能直接从互市入手,咱们可以从别的地方想想办法嘛。”
昏暗的密室里,数个中年人围坐在一起,正在就互市问题商讨对策。这几人中,有在兵部任职的官吏,有富甲一方的商贾,亦有常驻边关回京述职的将领。
一个长得人高马大的将领,声音如宏钟的追问:“大人有何办法?不防说来听听。”
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人微微一笑,颇为自信的摸着胡子道:“你们带兵打仗,最怕的是什么?”
那将领心里没底,想了想,试探的猜测道:“怕被敌人偷袭?打败仗?怕上级将领私吞底下兄弟的军晌?”
那将领见说到军晌两字时,那中年文士竟微微一笑,细细一想,便也恍然明白过来,“大人的意思原来是……真是高啊!”
那中年看向四周众人道:“令狐方少年得志,必然心高气傲,他立下大功却未被皇上召回京城,心中肯定早有不愤,若是兵部再没有按时把粮草和军晌下拨给他,不用我们有什么动作他自己都会闹将起来。”
部与吏部因为交接问题,粮草和军晌拨发延后之事常有发生,若是令狐方因此闹将起来,皇帝肯定会有说法,到时是罚还是调回京城,对他们来说都只会有好处,而不会比现在更差。
一众人想通了这一点,脸上尽皆有了笑容,纷纷起身向那中年文士拱手道:“此事还需大人出力啊。”
那被称做“大人”的中年文士颔首笑道,“大家同坐一条船,但有需要,大家都是要出力的。”
众人笑着连称:“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