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皇上碰了一鼻子灰,气的一下子站起来。
这些年他都没在嘴皮子上赢过。
不过,他在权利上赢过。至少在别人眼里,在表面上,他是赢的那个。
看着皇上气急败坏的背影,冥王冷冷一笑,这点就能气走,那过几天岂不是要气歪?
皇上气不气歪还不知道,可是秦尚书一下早朝就气歪了。
刚一出皇宫,就见家奴慌张的在宫门外转圈,右手握拳敲打着左手手掌。
宫门一开,家奴立刻飞跑过来,连礼都来不及行,就在秦尚书耳边讲了一句话。
秦尚书一听,脸色一变。朝旁边的同僚拱拱手,立刻坐了马车往回走。
京城最大的钱庄,百利钱庄。
门口聚集的人比早上出城的人还要多。有挽着袖子拿着工具的汉子,有提着菜篮子的妇人,还有一些手里拿着包袱原本想要出城的人,此时都聚在门口,吵着要百利钱庄开门,开门兑银子。
里面喊的最响的是一个壮汉,皮肤黝黑,嗓门洪亮。左手举了几张银票,大声喊着百利钱庄还我血汗钱。
他每喊一句旁边的民众就跟着喊一句。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大,召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跑回去取银票的人像生了风一样往回跑,跑回来就举着银票跟着喊。
那个壮汉见火候差不多了,就把手里的银票交给旁边的人。
“兄弟,我突然肚子疼,你帮我拿着,要是开了门你先帮我兑一下,我上个茅厕回来找你。”
“哎哎,好,你去吧。”旁边的人看着银票一愣,都不认识,这人也真放心。
“多谢了兄弟,你可一定要等我啊,这可是我的血汗钱,要留着娶媳妇的。”壮汉一边往外挤一边嘱咐。
“放心吧,我们都是受害者,我兑出来肯定给你。”他挥了挥手,示意他放心。
壮汉挤出人群,左右看了一眼,钻进了旁边一条小巷。
同一时刻,京城的各个角落,到处有人再说,百利钱庄商船落海,大批银钱一并沉入海底。
没过多久,不管是高门大院的达官贵人,还是寒门小屋的普通百姓,都知道了京城数一数二的百利钱庄要破产了,连银子都兑不出。
而早应该开门营业的钱庄,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开门,别说掌柜,连伙计都不见一个影儿。
百姓不知其幕后之人,直接来门口聚集,可是那些官员显贵知道啊。
这钱庄真正的幕后主人,是秦尚书。而且是皇上授意了的。也就是说,这钱庄的收益,有皇上的一部分。至于是入私库,还是入国库,那就没人能知道了。
百姓敢去要,他们不敢啊。他们去钱庄要钱,岂不是跟皇上要钱一样?看着手里厚厚的大额银票,连肉带心肝肺,都是疼的。这是多少年,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攒下来的棺材本。
都是秦尚书明里暗里的说,金银放在府上不安全,放在钱庄不但安全,还可以增值。他们为了讨好皇上和秦尚书,才把手里的银两存了进去。
现在倒好,都沉海喂鱼了。
他们现在恨不得把秦尚书也扔到海里去喂鱼。
一时间整个人京城人心惶惶。
第119章 南风馆办差
尚书府书房
“什么?库房失窃?大批银两丢失?竟然到早上才发现?”一句接着一句的爆喝,夹杂着滔天的怒火,仿佛再喊一句都能把房改掀开。
地上跪了一队侍卫,为首的战战兢兢,浑身抖的像筛糠。
昨晚贪杯,与兄弟几个不小心就多喝了一点。谁知道出了事。
谁能想到竟然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把手伸到尚书府,谁不知道秦尚书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是权倾朝野的。
这些年都相安无事,其余守卫的人比他们还喝的多,可是偏偏他们倒霉,轮到他们值岗。
现在他们唯一能求的就是官府赶紧把他们缉拿归案,把银子拿回来。这样他们也许还有活命的可能。
对了,大少爷不是正四品的兵部侍郎么?一定能调派很多人,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银两找回来。
而城外某密道里,数十暗卫席地而坐,正在休息。半宿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简直要了命。哪怕有内力护体,此时也是快要虚脱。
而另一批人,正马不停蹄的驾车疾行。很快就消失在行人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