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水泥这东西也在大穆普及开来,像官道上铺的都是水泥路,因此马车行驶的时候,要平稳许多,晕车的人也减少了不少。
等朝颜将橡胶拿出来,做成轮胎,到时候坐马车就更舒服了。
朝颜这次回去,还有一个目的便是看她那些橡胶树。她陆陆续续从国外进了不少橡胶树,加上她自己先前养殖的,现在手中橡胶树最少也有五千亩。
塑料这东西已经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
因为路平坦了许多,加上泰州距离京城也不算特别远,朝颜一行人在四月十二号便抵达了京山县。
京山县这些年来发展得十分不错,放眼望去,一派的繁华,道路皆是平坦的水泥地,县城中有三分之一的屋子都是由水泥修建的。
在听到熟悉的乡音时,朝颜不自觉露出了浅浅的笑意。说起来,她也有好些年没回来了。
褚霁月直接掀开了帘子,一脸好奇地看着外面,“这就是娘以前住的地方吗?”
朝颜道:“这里是县城,我住的地方在五淮村。”
褚霁月眨了眨眼,看到了红灿灿的冰糖葫芦,拉了拉朝颜的袖子撒娇,“娘,我想吃那个,看起来就很好吃。”
朝颜看了看,发现是冰糖葫芦。反正距离家里不算远,她干脆从马车上下来,左手牵着褚霁月。
褚修文急了,“娘,我也要!”
然后圆滚滚的身子就要从马车上爬下来,只是他的个子都未必都车梁高。
褚经年左臂一捞,直接将儿子给捞了起来,夹在左臂上,从马车上潇洒地跳了下去,引发了褚修文小朋友的惊叫声。
朝颜走到那卖糖葫芦的摊子前,问道:“这糖葫芦怎么卖?”
这小摊的摊主没认出她来,但看她们母女的打扮就知道非富即贵,笑眯了眼睛,“山楂胃的一串两文钱,草莓的一串十文钱,便宜的有油柑,油柑一串一文钱。”
说起来草莓这东西,朝颜后来也将种子分发了出去,让老百姓们也能自己种植品尝。不过草莓需要精细养着,所以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
摊主还同他们说道:“一看客人们就是从外地来的,我跟你们说,这冰糖葫芦你可知道是谁发明的?是大穆的昭瑞公主以前为福利院的小朋友弄出来的吃食。昭瑞公主便是在我们这边长大的,这冰糖葫芦也是我们京山县的最地道了。”
“还有那藕粉,也是昭瑞公主发明的,老牛家做的藕粉是泰州最好吃的。”
褚霁月转过头看她娘,昭瑞公主不就是她娘吗?
旁边有人认出了朝颜,早就哈哈大笑了起来,“老张啊,你可知道你面前这人是谁?她就是昭瑞公主呀!我认得的!她以前和她表姐还来我这边吃过馄饨的。”
说话的那人语气透着一股的骄傲。
那人这么一提,整个市场的人顿时将目光集中在朝颜这边了,议论纷纷的。
“昭瑞公主怎么突然回来了?”
“我想起来了,她祖母六十大寿快到了,她是特地回来祝贺的吧。”
“是啊,顾孙氏养了她,可真是有福气啊。不过也是这昭瑞公主不忘本啊。”
朝颜这些年来,早就习惯这种场合,对已经呆了的那摊主说道:“给我十串草莓,十串山楂和五串的油柑。”
多买一些,还可以分给其他人。
那摊主回过神来,打包东西的手都在打哆嗦呢,主要是震惊。
小苹直接给了他一两银子,说道:“不用找了。”
朝颜买好东西,牵着女儿的手上马车,留下了不少的谈资。
她心中忽的浮现起了一句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四十一章 乡音依旧,出家
“娘,您真了不起!我听到他们很多人都在夸你呢。”
褚霁月一脸崇拜看着她娘。
朝颜点了点她的脸颊,一点都不谦虚,“你今天才知道吗?”
言灵昕选了一个草莓的冰糖葫芦吃,朝颜则选了山楂的。
马车里,他们几个都在嘎吱嘎吱地吃着冰糖葫芦,尤其是褚霁月,吃的嘴边都黏到了糖块。
褚霁月显然很喜欢吃这个,说道:“娘,到时候也让咱们家里的厨师做这个吃!”
朝颜故意逗她,“你忘记了吗?你一天最多只能吃两份点心。你若是吃了这个,你最爱吃的蛋糕就要少吃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