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的山谷中穿梭奔跑了22公里后,王亚林在临近终点时脚下一滑,从一个近60度的陡坡上滚了下去。
好在辛庚给一脚,阻止了他继续下滑的趋势,可他脸部和全身受伤,脚部更是划了一个一厘米多的口子。
训练营的规矩,不论什么原因,48小时不参加训练即自动淘汰。
轻伤不下火线,王林忍受着脚疼腿痛跑完10公里越野,首次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人落后了就会有惩罚。
王林失去了享受一天中那点少得可怜的食粮的机会。
饥饿会加速疲劳,疲劳会减缓速度,没有人能帮助他,他只能战胜他自己。
想想前天夜里,淋水后吐血,被迫退出训练的上铺那个黑人汉子,看了看高高飘扬的红旗,在辛庚帮助下处理好伤口的王林,终于在第三天跟上了大部队,超过了别人,赢得了为数不多的一日三餐。
☆、第309章训练
王林因为一只袜子引发的惨案让辛庚心有戚戚焉。
不管自己的碗筷还是衣服鞋袜,都成了重点检查对象。
可千防万防,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天早上,例行的10公里越野结束后,在全副武装的山地百米加速跑中,因为一点人为事故,辛庚摔倒了。
这一摔,事儿就闹大了。辛庚左膝盖软组织损伤,无法行动,直接住进了医院。
按照规定,不论什么原因,48小时不参加训练即自动淘汰,受伤后接受治疗也不例外。
时间就要到了,而这伤显然不是马上就能好得了的。
双腿上裹上厚厚的绷带的辛庚谢绝了医生的建议,用右腿连蹦带跳地来到了集训地。
他默默地背上自己的背囊和枪支弹药,在教官冷酷的目光中蹦跳着。
一圈,两圈,跌倒再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最后一次艰苦地爬起后,他用枪撑住自己的身体,保持站立者的姿态。
而后,坚持不到一天,他再一次住院了。
训练营发出了让辛庚回国治疗的通知。
当大使馆派人来到了医院接他时,辛庚拉着人家衣袖,几近哀求,“我一定能完成训练,请再给我几天时间吧!”
他的坚强和诚恳感动了大使馆,也感动了严酷得不近人情的罗斯校长。
第二次入院后的第10天,辛庚接到罗斯校长的亲口许诺,“我给你第二次机会。”
为了得来不易的机会,辛庚不顾自己的伤势,立刻办理了出院。
辛庚的归队,让王林松了一口气。
他不在这几天,已经有多个学员因肺炎、骨折、扭伤等原因淘汰出局。
那个害辛庚受伤那位,甚至在睡觉时,故意从高低床上摔下,造成大腿骨折,逃脱了他称之为“死亡地带”的集训生活。
辛庚受伤住院后,王林成了集训营里仅有的一名外籍队员。
王林能够突破重围,拿到这一次参加训练的资格,并不是那么容易,知识、智慧和体能在王林身上有着近乎完美的统一。
可在教员和队友们都居高临下,用那种意外和嘲讽的目光打量着他时,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七五的小个子感觉到了如山一样的压力。
一个人独立前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再多的坚强,在看到辛庚的时候,都化作了泪水。
“一个人扛旗,真的很累!”
辛庚拍了拍王林的肩膀,笑了笑,没有吭声。
他的伤并没有痊愈,而他落下别人整整十天,等待他的,不言而喻。
他的压力并不比王林少。
直升机跳水、野战生存、突袭、捕俘、战俘和战术综合演练……38项考验人体极限的实战训练,九十天已经够呛,更不要说辛庚落下了整整十天时间。
辛庚在完成每天的训练任务后,在饥饿和日均不足4小时的睡眠状况下,辛庚还得保质保量的完成攀岩、射击、武装泅渡等加训科目。
只有这样,辛庚才觉得没有辜负罗斯校长给自己开的绿灯。
腿伤未愈的辛庚,一回来就遇到了跳水训练。
刚好那天大雨滂沱。
直升机载着辛庚飞向山谷实施直升机悬停跳水,高度10米,教官命令辛庚纵身跳下。
他因身体虚弱,动作变形,整个身体如木板一样倒向水中,导致休克。
当他被抢救上岸后,教官问他,“你还能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