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溜圆,一幅见了鬼的样子:这抠门的师傳,竟然舍得?有没有搞错?记得善行上次给了他一件衫子,都敲了他二坛子上好的花雕,五斤牛肉,还有.....
苏暖“啊”了一声,见到是郑卓信,忙招呼:“四哥,怎的过来了?”
一旁大根的早搬了凳子来,又用袖子使劲擦了擦:“四少爷,请坐。”
郑卓信瞧了眼满地的刨花,碎木头,并不就坐。只站在原地,双手环胸,开始端详,见两旁高架林立,甚是坚固,问:“这是要卖瓷器么?”
他心内嘀咕:“这条街上瓷器店已有好几家,这么小的铺子,又在这条不是主街的衔面上,能有什么收益?真是小女孩儿,当是过家家呢?”
他看了看苏暖,不吭声了。
“是呀!”
苏暖转头,笑笑:“我喜欢这个!”
郑卓信抚额。
郑卓信离开后,苏暖一直待到下晌,才离开。
第二日,一早又去了铺子,连着盯了三五日,才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了店堂的改装与布置。她坐在焕然一新的店铺里,心下满意,思忖着下一步该去哪里找货。
这厢,郑卓信上山,忍不住问善行那串佛珠的事。善行看了他一眼,照实说了。
郑卓信心下惊疑:“苏暖竟懂古玩?这倒有些稀奇。真的假的?怎么以前不曾听说,姑父苏成君也未听说有此等爱好?可是,善行说得仔细,头头是道,确有其事。”
他又联想到那日苏暖说的准备卖瓷器,“我喜欢这个!”苏暖是如此说的,这道是有点意思!
他摸着下巴,喋喋怪笑了起来。
善行溜了他一眼:“你笑什么?我告诉你,我有种预感,这个小丫头,有点子怪。所以咱家才给了定魂珠。”
他又撮了一块牛肉,塞进了嘴巴里。
他当时一冲动,就把那串定魂珠摞了下来。并不是信口胡说,没来由地觉得她身上有种违和感,说不上来的感觉。
“没想到那是你的表妹?早知道我那珠子就不舍出去了。请她来叫师兄瞧上一瞧,不就成了?要不,下回,你给我要回来?”
见郑卓信一脸惊愕,善行嘴巴一抖,改口:“开玩笑的。佛曰:佛渡有缘人,怪道,我说那么有缘呢?原来你们是亲戚,这叫肥水不落外人田。对了,她那个罐子我估计她也没有多要我,下回,你替师傅再补齐了她,免得我那珠子倒是成了找补的了。”
郑卓信已经彻底无语了,他就说么,师傅怎就这般大方,原来是欠了人情了。
远远地随风飘来悠扬的钟声,是晚课的钟声。郑卓信自觉地收拾着善行那不时吐出来的鸡骨头,抬眼看看干净得不得了的禅房,哪里有半点出家人的自觉?
当头那座佛像,还是方丈师伯送来的罢?
他抽了抽嘴角:师傳,从来不曾见他念过经,该是另类的出家人吧?只一向严苛的方丈,也拿他无法。
善行已开了窗户,双手作扇:“散散!你师伯要来了!”
两人一通忙乱,乒乒兵乓。
郑卓信忽抬眼见善行桌上一钵一杖,问:“师傅,又要出去?此番要到哪里?”
善行:“三五日后吧!”
郑卓信忙说:“徒弟给你多备几双僧鞋!”
“还有银票!”善行说。
077选礼
长秋殿,寝殿内。
两个侍女静静立在帘子外。
红木嵌螺钿三屏式榻上,金氏望着郑容:“今年还与往年一样么?”
郑容意兴阑珊:“母亲瞧着办好了!反正大面子上会过就行。长秋殿无论送什么,估计都是不合意的!这么多年了,我也懒得费那心思!看着什么合适,弄来就是!”
金氏只得应了,又略坐了一会,就告辞了。
回府对郑启华那么一说,郑启华也觉得犯难:娘娘这说随意,他们可不能随意。这太后每年的小生辰,各宫这礼都得随。不管太后喜不喜欢,这送礼的至少要表示极大的诚意与敬意才是。这一年一年下来,郑容送去的贺礼,他们哪次不是绞尽了脑汁?
奇巧的,贵重的......该想的都想到了,又不能重样!
郑国公脑仁子发紧!
一抬眼,正见到郑卓信进来,笑嘻嘻叫了一声“爹!我明日有空,想去平河庄子放松放松!你叫管家给我备下......”
郑国公心内一动,招手:“你过来,我与你说件事!”
郑卓信狐疑地看着一脸笑意的老爹,走了一步,并不十分靠近:“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