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他出来,头发湿淋淋地披在脑后,眉眼上还残留着水滴。脸上有着一丝疲惫,一双眸子却是闪闪发光。
他边走接过顺子递过来的腰带,懒懒地扣了,说:“金大成和蔡宝根如今已经下了狱,证据确凿。其余人等也都有不同干系。现顺天府正在逐一审查。”
他两眼盯着苏暖:“你还想知道什么?尽管问,今儿我都一次性告诉你,省得你来回跑。”
他口气淡淡地,伸手端了桌子上的茶壶,也不要茶杯,直接仰了脖子饮了好大一口。
苏暖只见到他滚动的喉结,她微低了头,斟酌着说:“我就是想知晓,他们最后会怎样?老何,六子他们几个......”
“你想说他们是无辜的么?”郑卓信轻笑一声,放下了手中的茶壶,挥手,木青,顺子几人恭敬退到门外。
房里只剩下苏暖与郑卓信,郑卓信上前一步,看着苏暖亮晶晶的眼睛,正色:“事实证明,根据蔡宝根的供述,此事,他们都有沾边。真要说无辜,大概只有那堂前那几根柱子是干净的了。”
见苏暖眸子里的狐疑与不信,张了张嘴,似要抬头辩解,他忽然欺前一步,双手平放在她的双肩,哑声说:“傻丫头,你一心看人是好的,须知,这人心最是看不透的......”
他没有告诉苏暖,那日,抓了金大成,在他的供词里,竟然提到了苏暖,说她也是参与的。
他当时也是吃了一惊,心下却是恼火:苏暖是否青白,他自然是知晓。金大成这人此举是有心还是无意?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又重新找蔡宝根确认,以及其它几个伙计,幸好那几人却是有点子良心,只说不清楚。
郑卓信重新录了供词,又添了:已查证,此人早辞,与此事无干。又叫几人画了押。又所辛,苏暖用的是假名,倒也不容易攀扯。
这才呈了上去。
这件案子已经移交顺都衙门,皇帝已经亲自过问,务必要审出背后的指使人。
估计这段时日都要扑在这件事情上。
却是听闻苏暖遣了木青来再三探问,这个时候,苏暖应该是躲都来不及的。
他干脆唤了苏暖过来,与她分说明白。
见苏暖低了头,他忽然收回了手,向着一旁的椅子走去,说:“回去吧。记住,此事再与你没有干系。不许打听,不许出现在隆祥,至少这几个月不要出现。可知?”
说着终是又加了一句:“你待人家良善,人未必同样对你。”
说着,挥手,:“走吧。”
苏暖退了出来。
郑卓信的意思她约略明白了,心里有些闷闷的。
原本想再问得仔细一些,可看郑卓信不想多说的样子,她只得闭紧了嘴。
身后木青见苏暖闷头直走,叫了一声小姐,跟了上去。
方才,郑卓信特意吩咐了,叫她这段时间看紧苏暖,别由着她到处去打听这件事情了。
少爷脸色慎重,木青知晓轻重。
接下来,苏暖倒是安静,并没有再次打听隆祥的事情了,只是每日回来安心地绣起了帕子来。
明年四月初八,是王晴与郑卓峰的好日子。这是不好越过郑卓信,郑卓信是三月里。
苏暖正在修一块喜帕子。上面的是缠枝莲花,很是精细,一共有12块。
苏暖已经断断续续地绣了十来日了。
“小姐,奴婢们帮忙绣一绣,这样太伤神。”
雯月说,她的针线活也是不错的。
“好的,你帮忙把这外围的锁边锁好,我答应了人的,12条喜帕子。”
苏暖倒是答应得爽快,木青楞怔了一瞬,她以为苏暖要拒绝的。
小姐绣了这几天,她以为是要自己亲手完成,不假手她人。
雯月坐了下来,拿起另外一块帕子穿了丝线,很快就飞针走线起来。
木青呆在一边,羡慕地望着苏暖与雯月两人灵巧地绣着帕子,不时地交流一下线的用法。她瞧了瞧自己的手:骨节宽大,手掌上都有一层薄薄的茧子。这是一双常年练武的手,若论掷飞刀,舞剑,是驾轻就熟,可这拿绣花针,就像拿了一个棒槌,怎么都不称手。连木明都嘲笑她:你这是投错了胎,我本该有个弟弟的。
小时候,两人的衣裳破了,都是木明缝制的。
169柳家赴宴
苏暖一早起来,就被小郑氏念叨:“你这就一天,和意姐儿她们去转一转?那里有许多贵夫人,难得你大舅母肯带你出去,这可是一个机会。”
柳御史家有个赏菊宴会,邀请了国公府的小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