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东西份例照样都有,但是却是时常短缺不说,而且许多要用好一些的,都是使了银子的。
像这个燕窝,要不是太后亲自吩咐的,恐怕连根燕毛都没有的。
郝明秀发了一会火,见巧儿低着头,只不吭声,也知道没有办法。
正因为如此,她才更要争一争。
方才去了那个王才人的宫里,见得几案上许多新鲜的瓜果,都是她这里没有的,可见是新送来的。
“算了,你去,把这两样都炖煮起来,我瞧一瞧。小心些,别炖过了。”
她吩咐巧儿,指了那托盘上的两样东西。
巧儿忙答应着去了。
一时,炖好端了上来。
分别盛在两个洁白的瓷碗里,摆在她的面前。
郝明秀盯着细细看了一会,不作声。
就那么看着。
巧儿屏息静气地立在一边。
她不知道小姐要作什么?
自听说了这个燕盏的事后。她折腾了几日了。
这回子,炖好了,又盯着看个不停。
她早看过了,炖好后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样的白糯。
只是不知道口感怎么样?
她正想着。
郝明秀已经捻起一旁的瓷勺子,轻轻地舀了一勺子,送到嘴边细细地品尝.....
又在另一个碗了也依样舀了起来,慢慢放进嘴里,闭上了眼睛。
巧儿看着郝明秀,心下想着:“是不是差得太多?”
因为郝明秀的眉毛皱了起来。
她忙上前,拿了一个痰盂递了过去。
郝明秀却是转头,直接吐在了手心。
“巧儿,你来尝尝。”
她示意右边的那个瓷碗。
巧儿忙拿起勺子,抿了一口,说:“主子?”
郝明秀幽幽地:”再尝尝这一个。”
巧儿依言又舀了一勺子,慢慢放进嘴巴里,咂巴了下说:“差不多,嗯,好像这个味道要好点?”
她眨了眨眼睛,看着郝明秀,生怕她生气:“主子恕罪,奴婢口舌笨拙,品不出燕窝的好坏,这金贵的东西,奴婢实在是.....”
”你也这样觉得?这就是了。”
郝明秀眯着眼睛,指着右边那个瓷碗说:“这个燕窝实在鲜得多,里头定是泡了什么东西。”
见巧儿不解,她也不解释,双手一推:“巧儿,我们翻身的日子要来了。”
巧儿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家主子,讷讷地:“主子,小姐,奴婢不明白。”
“你不需要明白,把这两样东西都收好了,咱们即刻去见皇上。”
啊?
巧儿更加头痛了。
梁弘,更加难见。可是见自家主子那发光的脸,她又不敢说什么。
只得硬着头皮,跑去明华殿那里打听梁弘的去处,确是被人一口回了,说是不在,有什么紧要事,留下口信,会传达。
巧儿只得说了,郝明秀有要事禀告皇上。然后就眼巴巴地瞧着那个一脸了然看着她的小太监。
小太监点头说知道了,然后就看着她。
巧儿只得回身,一步一会头地走了。
她不敢就这样回去,想了想,就等在那边通道上,候着梁弘。
384燕窝好吃么
一直等到太傍黑,也不见梁弘的銮驾。
原来是梁弘去了新近的王才人那里去了。
这段时日,他有空就往这些新近的妃子这边跑。
他脸上发光,眸子晶亮,整个人似乎充满了精气神。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他看着面前娇艳的王才人,想着这样年轻的身体,必定是好的,一块好地,他这么辛勤耕耘,必定会有收获的。
就像那个郝明秀,想到郝明秀,他更加卖力......
他从昭华宫出来,对候在外面的万德胜说:“她怎么样了?”
万德胜轻声回答:“都说了,奴婢说了,想要活命,就老实点。”
梁弘点头。
万德胜从一个小太监手中要了一个灯笼过来,亲自提着,两人顺着廊子往那边去了。
老远,巧儿看见梁弘往另一面去了,急急跑了过去,却是一眨眼不见了。
她只得怏怏地往回走。
黑沉沉的屋子一角。
林月英满目惊慌,缩成一团。
门口脚步声传来,停在门外,接着厚厚的木门被推开。
一个人提着灯笼进来,昏黄的灯笼,一个人缓缓进来,看不清面容,一身明黄的衣袍却是在灯笼的照耀下亮得刺眼。
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开口,声音清冷:“朕在问你一遍,还有谁知晓此事?”
林月英惊慌摇头,万德胜一步上前,凑近了她的耳朵:“皇上是问你,你同谁说过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