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娘子_作者:凡尘一琉璃(638)

2018-01-12 凡尘一琉璃

小郑氏摇头:“我回来的时候,我娘已经换好衣裳准备入殓,我不知道这坠子当日是否还在身上?”

她睁圆了眼睛,想起了什么,说道:“我正得去问爹爹。好好儿的,我娘会掉入湖里,那坠子应该是戴在身上的。我没有看见,那是到哪里去了?”

她果真一路跑去找老国公。

“绳子?不知道。”

老国公直接一口拒绝了小郑氏。

他靠在椅子上,有些烦躁。

两个儿子正在分家。

这已经几日了?正忙着分拣东西,造册子。

这回爵位可是老大高风亮节让出来的,怎么说,这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完全继承了那些公中的东西,总要分一部分过去。这一门两国公,总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这分田产,是祖宗都愿意的事情。

两兄弟也没有意见。

可是,这老太太,忽然病倒了,躺在床上,直哼哼。

原因也很简单,都是因为这个分家。

这已经分府另过,是老二提出来的,她不乐意了。

眼泪涟涟。

只说她养了白眼狼。

原来她想得好,这郑启清承了爵位,她正好跟着郑启清过,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供养仍旧在大房这边。

谁知,这老二忽然就提出了,分府另过。

这不是普通的分府。

确确实实地分家,包括两个老人的去向,也都分清楚。

本来,这两家一分,说是两处,照样隔壁住着,也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这回因为郑卓信立下了大功,郑家又上表,把爵位让给了老二,皇上一发善心,就赏赐下了新的府邸,就在那十八胡同里。

择日搬迁。

这样,两处就离得远了,隔了小半个城。

这样一来,老太太面临选择。

老爷子自然要跟着郑启华一家子,这是毋庸置疑的,长子长孙自然是不能丢,哪家都是这个道理。

可是老太太不乐意,她可不愿意跟着老大了,原因么大家也都猜得出。

可是又没有把老两口分开的道理,这是绝对不可以的。郑家有头有脸的人家,是要脸面的。

老太太何去何从?

她哪里料到会这样?

一番吵闹之后,因为老爷子铁了心要跟着大房过去,老太太纠结了半日,抱着她的嫁妆盒子就开始哭了。

她叫人去找了老二来,想着叫他开口挽留老爷子一起留在二房。

结果......

她也算看出来了,她这是拿一张脸去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老二一家原来并不欢迎她。

韩氏心里打得什么主意,她是门儿清。

韩氏这回也不遮着,掩着,好不容易当回家,做回主,怎么可能再在自己头上压坐山?这里一个大郑氏三天两头来报道,这之前有金氏在,还好,现在老太太要是跟了他们,那这大郑氏说不得以后就长住在这府里了。

乘着这个机会,还不得远远地躲开。

老太太那点肠子,她自然清楚,照顾女儿,照顾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头一份。

这个机会一旦错过,那她可就得以后长长久久地接受这个事实:大嫂一家子清闲了,她可是活在老太太和大郑氏的双重夹攻下。

这老太太指定要跟着老爷子。

所以,这事情就这样了。

老太太琢磨过来这回事情,就不干了,说,不分,还在一处住着。

这话自然是没人听了。

她病倒了,两个媳妇都得在跟前伺候着。

老国公这也是头疼。

而且心里也有点小小的不开心。

老二的表现有点差强人意。

这老太太对着二房是没得说的。他们也不是要赖着老二,指定是要跟着老大去,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这回老太太伤心,他也就由着她,并不开口说句话。

这他还没死呢,就这样了,以后他不在了,这还得了?

此时听得小郑氏又来闹腾她姨娘的事情,口气不免有点不大好。

这不是来添乱么

439缨络

小郑氏不依了。

她本来就心里不舒坦。

当年,她惊闻姨娘暴死,匆忙从丰台赶回来奔丧。

姨娘已经入了棺,她只是匆匆见了一面。

是以,心里一直就有一个疙瘩:姨娘好好儿的,怎么会落水?

那个池塘,从小,她就在姨娘的叮嘱声中:“小心些,切莫靠近,小心些。”远远离开那口大池塘。

这么小心的姨娘,怎么会掉入湖中?而且,一直跟着姨娘的丫鬟兰花儿到哪里去了?现在想来,都是蹊跷。当时因为伤心,只顾着哭了,那里会想到这些?又兼查出刚有身孕,没有多待,很快就被苏成君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