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重生在跑道上_作者:飞天酥鱼(87)
陈卫亮边收拾东西边说,“没什么特别的。你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偏高、而且波动不明显,证明你血液携氧能力强,血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但是血尿素正常,说明训练强度挺大,但是身体还能适应。血睾酮和皮质醇变化很灵敏,但在训练后几天都逐渐恢复正常了,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总的来说,负荷强度有点大,但你的身体正在逐渐适应这种强度,适应性非常好。”
所以说,看起来很正常咯?
陈卫亮给予肯定答复,“除了身体适应性更强、对高强度负荷的承受能力更高之外,其他数值都很正常。”
连刘鑫源也啧啧称奇,“说不定你最大的天赋是队训练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同样的强度别人要么疲劳过度了要么早就受伤了,你没事儿啊!”
如此到了11月底,陈焕之有时候看着自己的系统面板,都觉得跟之前真是判若两人。
姓名:陈焕之
年龄:17
身高:169.3cm
体重:52kg
职业:职业运动员
体质:37
强壮:38
敏捷:40
耐力:33
爆发:38
弹跳:39
灵活:38
与此同时,她已经能成功将自己的训练成绩稳定在11秒3以内,成为领导们心目中亚运会上与苏方方并列的夺金热门选手。至于比赛的时候具体成绩怎么样,就要一看风速、二看状态了。
当然了,也因为她的运动成绩提升太快,有些领导对此心存顾虑:不得金牌不要紧,可以对外对上宣称是练兵了,但如果查出来禁药问题,那可就是大丑闻了,尤其如果得了金牌后再查出来被剥夺,那不光是运动员、教练、田径队要受处罚,再往上一条线上都要承担责任的。
因此在出发前陈焕之还被单独提溜出来进行了一次血检。
她当然是过关了。
亚运会12月1日开幕,但有的项目11月28日就开始比赛了,只能自己提前去。而中国代表团大部队是在29日抵达多哈的,但是田径队因为比赛从12月7日才开始,因此没跟着大部队一起走,别人都进驻了,他们还在北京继续做训练和出发前的准备。
这届亚运会在多哈举行,这是卡塔尔的首都,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所以对参赛选手来说,有些事情就很不方便。
比如苏圆圆此刻就看着电脑上,已经去了的好友们发来的QQ消息发出哀鸣,,“前方最新线报,所有食品一律不准进入亚运村,包里别说香肠,连个方便面、饼干都不许带!好多人带过去了也得当场扔掉才让进。”
陈焕之无语片刻,“那就老老实实吃餐厅吧。”
“还是前方线报,餐厅里的国际区,说是按东亚口味做,其实是东南亚口味,全是咖喱味的,剩下就是什么春卷、馄饨之类的小吃,没得正经饭吃。”
陈焕之叹了口气,“想开点,我听徐指导说以前有的亚运村还得打地铺呢,这个不用打地铺吧?”
“那倒不用,就是三人一间,房间小点。”苏圆圆说,“听说男篮、男排的人都脚底下垫个凳子才能躺平。”
也是惨。
第41章 41
田径队的亚运之旅一开始就不太顺利。
12月4号凌晨一点多的飞机因为晚点硬是拖到三点才起飞,经过了八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到达多哈的时间是当地时间4号的早晨七点多,田径队一众姑娘小伙们困得东倒西歪地在机场大厅里等车来接,而亲自来带队的田管中心主任罗永江则气急败坏地打电话吼叫着他约好了时间的大巴去了哪里。
答案是两辆大巴都抛锚在了半路,而紧急调派的另外两辆大巴还在路上,还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但一个多小时也就赶上早高峰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准时到。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等了。
罗永江跟他的副手冯哲对视一眼,两个中年男人在这一刻心有灵犀:绝对不能分散,宁愿坐在机场里等上半天,也不能分散开打车去亚运村。
这次田径队总共来了66个人,除了他们两个领队副领队,还有11个教练、53个运动员,运动员里一半以上都不到20岁,还有诸如刘飞这样的国宝,这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真出点啥事儿怎么也交待不了。
陈焕之歪在椅子靠背上稍微眯了一会儿,再醒过来就觉得自己精神焕发了。她以前常常出差,在各大航空公司都积攒了相当可观的里程数,坐飞机倒时差的经验相当丰富,早准备了眼罩、耳塞、颈枕等等神器,上了飞机就开始睡,睡到下飞机接着打瞌睡,这会儿不觉得困只觉得饿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