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有巧女_作者:少地瓜(384)

  杜文把三皇子送来的东西摆弄一回,倒是看上了一块好墨,翻来覆去爱不释手,直赞叹细腻温润,遂厚着脸皮道:“好妹夫,你若能割爱,我还有话告诉你。”

  牧清寒听后就笑了,当即把手一挥,道:“给了你又有何妨?我所爱者却还数不上这些。”

  杜文喜得脸上都开了花,立刻又反复摸了几回,这才小心地将盒子一同抱在怀里,成竹在胸道:“若我猜的不错,要不了多久,其他几位皇子恐怕也有礼物送上。”

  这些皇子都斗的仇人一般,最见不得有人一枝独秀,正是宁肯自损八百也要伤你一千的主儿们,又哪里会容许三皇子一人出风头?

  牧清寒正沉吟间,就听外头已经接连不断的响起道贺声:“大皇子府上送来贺礼~!”

  “二皇子府上……”

  牧清寒这才信了,对着杜文一揖到地,佩服的五体投地。

  且不说其他几位皇子是听说了三皇子的举动后才决定效仿的,还是得知圣人的动作后才敢来的,可结果已经摆在这里,只看今日这一次无形交锋,当真高下立断!

  若那几位皇子是看了三皇子的举动后才做的,拾人牙慧,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可若是那几位皇子是等着圣人行动后才做的,更加不如三皇子胆大心细,敢抢在圣人有动作之前就自己行动!

  这不亚于是一场豪赌,而三皇子赢了。

  可他到底能不能一路赢到底,现在一切都为时尚早,还未可知。

  牧清寒中举的事情可谓轰动一时,不仅牧清辉一家特特赶来,感慨万千,便是下半年从外地回京述职的潘一舟和当年作为钦差去江西查案顺便抄家的薛崇,竟也有所反应。

  当然,他们身份敏感,也不方便送贺礼,只是后面大朝日时,满朝文武都碰头,自然能见到。

  潘一舟重文轻武的脾性依旧如故,见了牧清寒之后先是皱着眉头扫了眼他身上的五品武官朝服,然后才幽幽叹了口气,十分欣慰的说道:“虽是走了些弯路,好歹迷途知返,往后便潜心向学,未必不能有所作为。”

  牧清寒对这位亦敌亦友,固执的可爱的大前辈的感情当真复杂得很,且当初为着此事还被骂过,当下也不敢反驳,只点头称是。

  好容易送走了十年如一日固执的潘一舟,牧清寒一抬头,却又瞧见了那位性格乖张的前钦差大臣薛崇,忙上前见礼。

  如今薛崇已是正三品刑部侍郎,也算升得快的了。

  只是他行事作风有些乖戾,平时就得罪了不少人,却又得圣人恩宠信任,人缘绝对算不得好。

  自打那次江西大案过后,牧清寒和杜文就再没见过薛崇,听说一直被圣人派在外面调查什么案子,年初才回来,也是几年不见了。

  再次见面,牧清寒也是感慨万千,直觉当初经历一切还都历历在目,不由上前对他深深一揖。

  薛崇能有何厉这么个损友,的确有些性情相投,举止相似,见状倒没急着避开,却也不忙着跟牧清寒拉关系,只是打量他一回,点点头,道:“也罢了,且看你们日后能走多远吧。”

  说完,竟就径自离去了,看那背影宽袍大袖十分潇洒。

  作者有话要说:

  啊,这里集中说明一下,本文的科举和文官系统是参考的明代,武官系统是参考的宋代……

  第七十八章

  牧清寒中举了, 然后……落榜了。

  他没能中进士。

  大呼遗憾者有之, 暗自放心者亦有之, 一时竟热闹非凡。

  跟牧清寒自己所认为的意料之中不同,圣人很是意外, 也有些薄怒, 甚至将负责阅卷和定名次的几位主副考官都叫了来, 让他们找出牧清寒的卷子来, 他要自己御览。

  圣人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对牧清寒报以厚望,满朝上下, 还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凡懂点事的如何会叫自己失望?

  然而主考官是个上了年纪的老货,性格倔强异常,下面的人奉命去找牧清寒考卷的当儿就跟圣人犟上了,振振有词道:“即便圣人要看十遍八遍, 老臣也问心无愧!他的文章老臣也着重看了, 简直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做举子倒罢了, 可若想成就进士之名, 简直妄想……听闻今科三鼎甲中的榜眼洪清、探花郭游皆是他的旧识, 可三人文章便犹如天差地别;那两人当真锦心绣口,辞藻华丽甚是优美,他却写的些甚么?文法不通, 典故不当,若圣人当真要将此人提上,老臣也无话可说,今日回去便写折子告老还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