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群芳妒_作者:流光寂(281)

2018-01-08 流光寂

  孙怀蔚皱了皱眉,望着正房的方向虚了虚眼,带了几分凌厉,再低头看她时,目光又温柔回来,柔声道:“那我走了。”

  他在她的额头上印了一下,又道:“都会没事的,你安心就是。”说完疾步推门离开。承钰望着他的背影,觉得他似乎又清减了不少。她知道如今皇上器重他,自然为他高兴,但又听怀缜表哥说朝中不满他的人众多,连太子都有意打压他。

  前世承钰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和他接触过,也就不知道日后他会发生什么事,只能在心里为他牵挂着。

  一上午承钰面对外祖母都有些忐忑,仔细留意外祖母有没有发现二表哥进了她的屋子。不过一会儿她就确认外祖母应该不知道,因为昨日的事,她对自己格外关怀。早晨她不过少喝了两口粥,外祖母便急着问是不是不舒服,要请大夫来看看。

  最后她拿起勺子又给自己灌了一碗粥,才让老太太相信她没有大碍。

  午膳前郭氏却来了,焦急又惊吓的神情,承钰还以为是琴儿有什么,她昨日被孙涵在后脑勺打出了一个鼓鼓的硬包,抱回去直躺到亥时才醒来,醒后就嚷着要找表姐。承钰去陪她,喂了她的晚饭才回凝辉院。

  郭氏说琴儿没事,只是牢狱里的孙涵不见了,衙役四处搜寻,结果在护城河边发现了他,听说死相很可怖,浑身都是刀子眼,下半身的那一处更是血肉模糊。不过这话当着小姑娘的面儿,郭氏没说。

  第124章 出征安南

  孙涵的事情过了两月,承钰还是会因此做噩梦,不是他企图糟蹋自己,就是前世的他在灌自己堕胎药,无论哪一桩,都少不了他那张狰狞的细白面孔。梦靥醒时,她常常满头大汗,还会痉挛似的干呕一阵。老太太听说后,遍寻名医,药罐子是放在东厢房的廊下熬着,她为着苦浸浸的药又遭了不少罪。

  十月丹桂飘香时,承钰和两个姊妹在院中摘了桂花想酿坛子桂花蜜。前阵子听外祖母说早晨起来觉得口中苦涩,大夫诊了说是肝胆湿热的缘故,开了药方子。但她想得简单,嘴巴苦就吃点甜的,酿出来的桂花蜜就给外祖母早晨泡了水喝。

  再装一罐子,给他送去。

  这两月他似乎更加忙碌了,皇上升了他任吏部侍郎。承钰虽是内宅女子,但也知道这吏部是主管政绩考察和官员升迁的,也就是说,除了皇上和内阁,所有官员的命运就被捏在这一部手里。

  如今卫国公府因为二表哥,一时也门庭若市起来,时常有大小官员上门拜访,她不知道二表哥在外如何,只听怀缜表哥说起,不少党派都在试图拉拢他。

  当年为了生存被迫装傻的二表哥,如今已是权势在握的天子宠臣了。承钰见过他穿朝服的样子,正三品大员的绯色官袍,其上的补子是用金线织成的孔雀,神采奕奕。他清瘦颀长的身子依旧笔挺如竹,大红色衬得他的皮肤有种瓷一般的冷白。

  不过她也只见过一次,大多时候孙怀蔚来凝辉院给老太太请安,还是穿了家常的直裰,从前承钰给他做的,上面绣了暗纹的竹叶。

  孙怀缜还在大理寺任寺丞,太子虽然器重,但他没有政绩可考,突然升迁怕是会不服众。他对此倒没觉得什么,整日去衙门埋头审案处事,偶尔听同僚议论自己的二弟在朝中又做了什么得皇上欢心的事。

  二弟好了孙家也好,这些他大可不在乎,但最近他知道弟弟和十六皇子走得颇近时,却头疼了起来。

  要知道皇上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幼子,前些年还为他差点要废掉东宫再立,要不是群臣上奏劝阻,东宫早就易了主。那之后立储一事平息了几年,太子辅政,越来越得人心,不过这两年不知皇上是不是修仙修糊涂了,似乎又起了废储另立的心思。

  但这十六皇子要是个仁厚勤政的倒也罢了,偏偏是个被养废的皇子的杰出典型,对朝臣的奏疏指指点点目无法纪,兼之性情暴戾,品行顽劣,曾有传言他酷爱到镇抚司的诏狱中亲自提审犯人,据说连指挥使都审不出的人,到了他手里立马吐个干净。手段残忍血腥可想而知。

  二弟若是和这样的皇子来往过密,对孙家恐怕不会是件好事。

  他自然去劝过,不只一次,但二弟似乎并不以为意,只叫他不用担心,之后他就发现二弟开始出入十六皇子在京中的府邸。他只好求到外祖父那儿,阁老大人原来早就知道了,大手一挥说不必再管那背叛师徒情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