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商媛_作者:刘小刀(138)

2018-01-08 刘小刀

  此路不通,季忠又找了曾经一同竞争戈州知州一职的其他官员,想让他们举报知府收受了季恩贿赂。该官员看季忠的眼神像是看傻子,他疯了吗,检举知府,那不是连他们自己也拖进去了!季家大老爷脑子给驴踢了吧!一通乱棍,季忠大老爷被一群布衣仆从轰了出来。

  季忠也是给急昏头了,这一通棍子叫他清醒了不少。都是士族官宦,谁又比谁好拿捏?要捏也该捡软的捏啊……

  李钊很早就回了江陵,第一次亲眼见到银矿石,李钊心里激动不已,特意拿回一小块给两个孩子看看。只是这样丑乎乎的石头实在没什么看头,兄妹看了几眼就没兴趣了,枉李钊宝贝一般揣了一路带回来。

  休息了一晚上,李钊次日便去了各铺子上巡视。待走到盛福源珠宝阁,进门便吓了一跳。不久前从黄爷手里挑了不少好货色摆在店里出售,怎么都没了,遭贼了!掌柜连跑带颠迎上去,一脸的笑纹能夹死蚊子:“东家,东家大喜啊,你带来的那些宝石,还有没有货,快,再进一批,供不应求啊!”

  “啊?”

  “店里几乎售罄,大小姐把她手里的让出来,不到一天就抢购一空!东家,快进货啊!”

  这是怎么回事?李钊一时有点脑子不清晰。

  李媛送出的十来颗指甲盖大小的宝石,红色的最贵,大约百两上下,其他价值不等,平均几十两吧,也就送出去价值几百两的东西。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阮文烟看得上的人,自不是眼皮子浅好占小便宜的。他们自认跟李媛不算熟,便想着找路子还回人情。加上这宝石确实难得,不需多想,呼朋唤友齐聚李家珠宝阁,几下就搬空了。李媛也喜欢这些小东西,但急于撑起粮食铺子,便把自己的拿来卖了。银票都已经到手了,四千五百两。

  李钊顾不上追究贵女们缘何心血来潮买宝石,第一反应便是追到刘铮那里看还有没存货,黄爷还在安庆未归。只是贵女们买空了李钊的铺子不够,很快发现黄爷铺子里有一样的东西,所以黄爷哪里也卖的很好,存货也不多。

  刘铮不好让李征失望而归,便把存货都给了他带走,李钊感激不尽。此时心里才盘算起来,这一趟他出了两万两,黄爷给了他价值三万的货物,其中一半变成宝石已经售罄。这样粗略一看,另外一半的货物几乎就是纯利润了!难怪人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才不到一个月功夫,一万多的银子要到手了,这还不算戈州的银矿!

  李媛这几日忙碌的很,诗社的小姐们回去后,短不了吟诵几句,有心人便记下了,四下里打听是哪一位大才子的新作。罗妤近水楼台,直接问到了钟先生头上。钟先生不费心思便猜到是李媛所为,会心一笑。洛云郡主终于在江陵扬名。

  洛云郡主,闺阁之中便素有才名,后来嫁人生子,便专心相夫教子甚少出风头。即便福至心灵来了诗意,也仅仅是写出来自娱自乐,甚少外传。洛云郡主的夫婿工部侍郎程田与钟先生素来交好,无意中便听他说起,起了爱才之心,托程田偷偷拿出了一本。

  钟先生读了一辈子书,身上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执念,觉着这么好的诗词不该埋没,打定主意要劝说郡主将诗集刊印成册流传于世。郡主知他好意,又实在不想安静的生活被打扰,便提了要求,其一就是现有印书局的字体她都不喜欢,她的诗,必要女儿家优美的字体来书写。其二便是流传之初不可透漏她的名字,如果大家都喜欢才可以公布,避免身份产生影响,从而忽略她的文采。

  钟先生都答应了。

  现在,钟先生感觉时机已经成熟,这些诗作的流传他没有推波助澜,是人家姑娘喜欢,忍不住抄了去送人,然后大家都喜欢,传颂。

  不过几天功夫,洛云郡主的诗句已经成了闺阁女子集会之时开口必谈的话题。又因阮文烟等四大世家最尊贵的小姐成立诗社的事已经传开,且入社的小姐大都带着新做的宝石首饰出面,让人隐隐感觉这股风起十分新颖又独特。谁脑子里没有几句洛云郡主的诗句简直不敢开口说话,没有一两件宝石饰品简直不敢露面。

  第一百章 没钱

  饰品好说,虽说一时稀缺,价格贵了一些,但总算还能买到,能预定。诗句就不好说了,据说诗社的小姐人手一本手抄的诗集,个个爱不释手,借阅都不舍得放出手。人们便奇怪了,不过一本诗集,哪里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