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商媛_作者:刘小刀(271)

2018-01-08 刘小刀

  走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前面宫女轻声道:“前面就是了,郡主莫急。”

  李媛抬头,便看到两盏红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摆,灯笼下各站了一名太监。光亮总能带来一丝温暖,李媛打起精神,走向自己的“新家”。

  虽只有短短半日的休整时间,但只收拾出起居的一方天地还是够用的。正殿里点了许多蜡烛,额外温暖了许多。细心周到的宫女帮她解下外衣,端来热水洗漱,亦洗去一身寒凉,然后端上一直放在保温食盒中的饭菜,还是热的。

  吃饱喝足,身体也温暖起来,李媛不适的感觉大大降低,又热热的洗了一个澡,彻底放松了紧张的情绪,这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一早,太后宫中的大宫女便来接她去佛堂,一路言笑晏晏,说听闻了不少鉴戒大师的逸闻,很想听李媛这个江陵人亲口说几件。李媛有些不悦,道:“大师乃是修行的高人,所为皆是普度众生,不是‘逸闻’。”宫女讨了个没趣,哼一声不再出声。走到佛堂,冷冷道:“太后弘扬佛法,要发送经书给世人,经文珍贵,便由郡主你来亲手抄写吧。定要小心仔细,不可有一个错字,不然传错了佛法,就是大罪!”

  李媛点头应承,心想果然还有后招,太后身为最尊贵的一国之母,到底免不了一般老妇人睚眦必报的本性。抄就抄吧,抄经是好事,不仅弘扬了佛法,还不需要面对那些叫人反感又惹不起的人!

  佛堂中就有桌案,此时新添了笔墨纸砚,还有太监抬来的两担经书。李媛一看眼都瞪大了,实在是这里面有太多珍本,还有一些是只听过名字没有研读过的珍贵典籍。到底是皇宫大内,果然汇集了天下所有的好东西!今日能读到这些佛家精典,实在三生有幸!背下来,一定要一字不漏的记在脑海里,抄录出更多让佛法传遍民间!

  只是,她震惊的神情看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另一个味儿了。吓傻了吧,这么多经书,你慢慢抄吧!别以为有皇上护着你太后就奈何不得,要收拾你一个乡野丫头,手段多的是,你好好受着吧!

  这样想的不在少数。

  就在他们幸灾乐祸的目光中,李媛开心的忘了仪态,拿起一本看了放在臂弯,一本一本的直到她单臂再也承受不住,这才意犹未尽的双手抱着走到桌案旁,自己动手磨起墨来。

  太后派来的宫女太监面面相觑,看这样儿,似乎跟他们想的不太一样啊。

  领头的大宫女歪歪嘴,示意众人都退出去。走到门外不屑道:“不过才第二天,以后天天抄经,没玩没了的抄,她受得了才怪!你们多挑几个识字的,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有不对的地方定要及时告知与我!”

  “姑娘说的是!”

  大宫女冷笑一声,扬长而去。剩下的人商量了一番,留下两人守在佛堂之外,等着验看她抄好的经文。

  刘庆在朝堂之上,依然被烦的头大,但今天又与昨日不同,昨日的重点是是否该将相王以谋反嫌疑捉拿审问,今日则有人提议,该将李媛移交大理寺严加审讯。

  第一百九十六章 深宫求存

  说出这话的是一位刑部侍郎,姓王名成德。他想着,一山不容二虎,皇上再是宽容大度,也不会想要留下相王在卧榻酣睡。不过碍于先帝留下的老臣大都心系相王,不好做出过分之举。这个时候,不就是他们这些忠于皇上的臣子表现的时候了吗!只要审得那乡野丫头说出相王擅自出京的证词,那么韦大人他们自然能顺水推舟铲除相王这个祸害!

  王成德的话一出口,竟有不少人附和,只不过,站出来的大都品级不高。韦氏几个重要人物没有表态,他们还在观望。

  刘庆心里怒火熊熊燃起,强自忍住不出声。这就是他的臣子,陇南发生那么严重的天灾,没有人站出来想办法!北历在边境虎视眈眈,没有对策,如今要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肉弱女子,倒是这么多人愿意出力,实在是……刘庆都替他们汗颜!

  那些出声的,都是些无足轻重想要攀附的小角色,韦稹等人自不放在眼里,用来试探下皇上的态度和底线倒也算物尽其用。

  刘庆看着下面不再有更多人站出来,粗略数了数,竟有八人!原本微驼的背脊挺直,沉声道:“尔等心忧国事,朕心甚慰。不过这京城之中,怕是没有什么事需要几位爱卿忧心了。陇南之地刚遭遇天灾,柳睿一人恐难以应对,几位都去陇南吧,协助柳睿重建城池,安抚百姓,这才是造福百姓,为朕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