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穆神情向来不动声色,大敌当前依然同平常一样,深邃的目光扫视一圈:“吉若来势汹汹,又掐的好时机,我们压力很大。没有援兵,甚至粮草不济。所以,宜快不宜慢。你们有不同看法吗?”
“大将军说的是!”众人纷纷赞同。
“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消耗吉若的兵力,同时又要防备他们兵分几路入我大梁,都说说,哪里需要格外重视。”
众将眼神交流,很快开始议论起来,指出自已猜测的北历突破口,萧穆静静听着,不时询问几句,或者补充几句,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否决。折子送出去三天了,还没有回音。
……
“北历人原本就是分散的,他们更大的可能是分兵而动。而且,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吞下我大梁,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杀过来抢掠一番。所以属下以为,我们该守好个个关口,防止他们打过来!”
“以前是分散的,出来对付我们,他们就是一家。这次是吉若拉拢他们一起出兵,很可能会趁我们内乱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大举入侵,攻城拔寨才是他们的目的!”
“他们逐水草而居,要我们的城池有什么用?”
“要了自然就能用,再不济,奴役我们的百姓供养他们也是很可能的!”
“吉若早有统一草原取代阿诺汗王的野心,只是还欠了些火候,若能一举击败我们,他在草原上的声望就有可能超过阿诺汗王。然后他借机统一草原,继而南下……”
……
萧穆一直听着,所以,吉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但不管怎样,只要他还活着,就决不允许他们踏入大梁一步!
第二百二十九章 相王到江陵
萧穆一直听着,所以,吉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但不管怎样,只要他还活着,就决不允许他们踏入大梁一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萧穆早已派出多支队伍就近收粮。此外相王那里,萧穆也送了信过去,希望他有余力之时,可以照顾一下北方。朝廷方面他想都不想,韦氏把持朝政,不拿他划为相王**就烧高香了,支援,休想!之所以把战书送过去,不过是想让他们知道,他这里忙得很,就没精力帮助他们对付相王了。
此外,思索一番各地巡抚知府,哪一位看重家国大义,书信一封,请求一些支援。萧穆有预感,这一次吉若来势汹汹,怕是不会简单回去,定会狠狠折腾一番!
刘铮收到萧穆的信,交给身旁谋士,未发一言。黄珂也看过,说道:“原奎在西北与阿木尔罕交手几次,互有胜负,原泰已经接受韦氏安排,马上会与我们短兵相接,我看,萧大将军应尚有一战之力,待我们解决了原泰,不防抽手帮他一把?”
另有谋士道:“不可!当先拿下京城,正了名分,届时君临天下,举全国之力,共御外敌才是!王爷继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驱除鞑虏,方可青史流芳!”
“正是,正是!”不少人应和着。
黄珂不再说话,若是以前他知道刘铮会做何选择。自从贵太妃过世之后,他沉默了许多,眼神都阴郁了不少。黄珂突然怀念起李媛来,若是她在这里,或许他多少能开心一些吧。
刘铮看着外面,人来人往,这一片营地忙而有序。明日就要进城了,这一次,跟以往可大不相同了。
江陵,我回来了。
李庆廉将四大世家的家主和其他有头脸的几家主事人请到衙门,一盅好茶开局,敞开了说道:“相信各位都早已知晓本官的意思,明日相王就要来了。本官在此地为官多年,也承蒙各位照顾过,所以今日最后一次啰嗦。有不同想法的,趁城门尚未关闭,尽快离开。明日之后,若有异常举动,本官可就要公事公办了!”
几位家主互相看着,都这时候了,要走的早走了。他们这般上百年流传下来的世家,改朝换代都不怕,更别说这样的夺位之争了。
坐在南头与李庆廉遥相呼应的徐涛一巴掌拍在桌上:“好,大家都是一个意思,那就好办了。明日我们一起出城迎接相王大驾!”
李庆廉笑道:“徐将军说出了本府所想,不过,只有我们这些人,还不够十足的诚意,所以,本府特意请来了一位高人,与我们一起去。”
高人?
在这些眼高于顶的世家家主面前还能称为“高人”,怕是不多见的,几人不由自主猜测起来,难道是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