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空间就是一阵忙活,把成熟的蔬菜收了,种上今儿新买的蔬菜种子,去灵泉取了水浇上
忙完这一切,赵水儿用大白菜叶子盛了水,坐在灵泉边,轻轻地取下脸上的手帕,沾了水慢慢的清洗,幸好这空间暖和,水也不冰,感觉不到冷,不然冰冷的水浇在脸上,那滋味可不好受。
洗干净后,赵水儿站在泉眼边,看着水中的倒影,发现脸上的恶瘤已经没有流脓了,甚至有些地方还结了疤,看来这灵泉水还是有些作用。
每天都她坚持用灵泉水洗脸,再用张老伯给她的药膏涂抹患处,恶瘤总算是控制住了,相信过不了多久,脸上结疤,死皮脱落后,到时候就会长出新的肌肤,她现在还小,希望长大后不要留疤才好,每个女孩子就会在意自己的容貌,她也不例外。
洗完脸,重新取了一条干净的手帕,带手帕都带习惯了,现在不论走到哪,带着也没什么了,随别人指指点点,她相信真正在乎自己的人,不管自己长成什么样,都不会嫌弃自己。她的家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除了有些奇葩外。
回村后,分发了树苗,然后,便是栽植,赵水儿挨家挨户的给他们讲解种植的方法还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忙的不亦乐乎。
等葡萄种植的事情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便是年关。
幸好,她穿过来后还是呆在南方,没有零下十几度的温度,也没有厚重的积雪,更没有漫天都是污染严重的雾霾,不然,以她怕冷的性子,怕是天天呆在家里,都不愿意出门了。
今儿难得,出了太阳,满山烟雾袅袅被太阳一晒,消失殆尽,一时间,晴空万里,碧水蓝天,好一副乡村美景图,加上清新的空气,泥土息,野花香,炊烟冒,让人忍不住感叹,愿,此时,此景,岁月静好。
赵水儿习惯性的起了个大早,来年的柴火准备的差不多了,村子里的地该种树苗的种树苗,种菜的种菜,这次自然灾害好像根本没给这个村子留下一点痕迹,反而让它看起来更加生机盎然。
一晃眼,今儿便是腊月二十三了。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过年的民谣,“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三十夜,守一宿。”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儿就来到。
今儿祭灶,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但是他们家没那么多规定,况且,凭赵水儿那一手的好厨艺,做出来的东西灶王爷吃了肯定开心。
祭了灶神,吃了早饭,见天气如此好,赵水儿叫上大哥三哥,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竹筏,去湾里堰塘抓鱼了。
“小妹,那堰塘里的鱼真能吃吗?”
虽说他们已经见识了赵水儿找的不少吃食,可这鱼,他们还真没听说过可以吃啊。
“当然能,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了。”
“可是,我听陈二叔说过,以前村子里闹饥荒的时候,有人弄来吃,那腥味,老远都能闻到。”
“放心啦,大哥,那黄鳝泥鳅不也一样有腥味吗?我做出来你们觉得好吃吗?”
赵子烨毫不犹豫的答道,“好吃!”
“大哥,你就听小妹的,总错不了。”赵子赫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小妹做的事说的话产生了盲目的信任与崇拜,以至于在往后的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错误,当然这是后话。
“对,相信我,准没错。”
赵水儿跟在在哥哥们后面,拍着胸口保证道。
……
“呃?于爷爷,你们咋来了?”
他们刚把竹筏抬了放到堰塘里,老远就看见于髡、二哥还有小宝走来。
“听说丫头你又要捣鼓好吃的玩意,我能不过来看看吗?”
“还以为于爷爷是来帮忙的呢?原来是惦记水儿做的好吃的呀。”
赵水儿小嘴一撇,佯装生气的模样,让于髡看了又好气又好笑,这丫头,记恨自己昨儿没帮她做那个奇怪的东西吧?到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根本就不会,那种奇奇怪怪的东西,真不知道她那个小脑袋瓜咋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