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仙点头,叹了声,说道:“昨日去了一回,那开门的小和尚说方丈在闭关,不得进去,后来又说漏了嘴,他似乎不在寺内……明儿一早还得再去一趟。”
肖岳也不多问,掏出一件事物,递予她,道:“你拿这个去找少林寺的箫自华,让他为你引见。”贺仙接过:是一只不到两寸长的石头人,雕刻得灵动精巧,栩栩如生,五官虽小,却一眼便认得出是肖岳的模样……拿在手里,看了好一阵,赞叹不绝。
肖岳看着那小石人,突就说道:“也不知你如今怎么样了……”贺仙听得疑惑,忙问:“谁?”肖岳自觉失言,过了半晌,才欲言又止地道:“她是……她是我最亲的人,是她教我刻的。”说罢,凄苦一叹,眼中泪光颤抖。
这时,街头的乞丐忽就涌上前来,端着破碗在他们跟前哀泣啼哭。贺仙看得好生不忍,把钱囊里的碎银倒出来一一分送出去。待他们离去之后,快步赶上沈飞,拿肖岳刻的小石人给他看,又赞叹一番,随后放入襟内,才发现那盒子竟找不见了!
还摸出一张不明来历的纸片,上面写着:若想取回贵盒,请移步嵩山卢庄。
作者有话要说:
胡老先儿讲的那段故事内容,有些改动
-----
第29章 第二十三章 撞脸(修)
贺仙丢了仙魄珠,心急如焚,倒回去寻那群乞丐,却连半个影子也找不见了,也无暇去想那偷盒子的人居心何在。回到肖岳的住处,拿起包袱便与他们匆匆作了别。肖岳以为他俩突然改变主意,要提前赶赴少林,也不多留。
那卢庄在太室山上,往西去不远就是少林。
两人沿着打听来的路径走,果听见有瀑布的声响,知道卢庄已经不远了。
瀑布渐近,只觉水声震耳,如雷轰鸣。绕过崖脚,忽有箫声悠悠传来,低沉宏亮,过得半刻,那调子陡然拔起,如潜龙破水而出,一路腾飞直上,恣逸奔放,与那澎湃水声并驾齐驱。
贺仙走在长坡上,好奇奏乐的人是谁——叠崖高耸,一条白练自顶腾空而下,似雾如云,下昼日光映照,奇彩夺目。崖下水边,一名青衣男子,身姿挺拔,端箫独奏,恰似绿影青松,伫立在微波涟涟的水畔。
那男子朝贺、沈两人看去,激越的箫声嘎然而止。
沈飞忙绕到贺仙另一侧,隔断那人视线:“他怎么眼也不眨地看着我?”贺仙道:“先别管他,卢庄不远了,把盒子取回来再说。”
两人往坡上走着,不时回头看他一眼。那男子这才讪讪地收回了目光,
原来瀑布这一头只是卢庄的后院。门外十来步远有一棵松树,静悄悄地立在门外。贺仙将包袱扔给沈飞,随即轻盈地飞身上树,双脚倒勾在高处的横枝上,打算先瞧一瞧庄子里头的情形,然后再做打算。
卢庄很大,里面十分幽静,各处的花园、假山、水池、长廊,罕见有人行走。
贺仙心里正暗暗疑惑,这时,突然听见树下有陌生人走近的声响,看向来时的长坡上:只见来人身穿青衣,腰间别着一支长箫,正是刚才在水边吹奏的青年男子。望着贺仙,咧嘴一笑,边行边拍手叫道:“好俊的轻身功夫!”
贺仙一惊,飘身落地。那人眼里又是一阵惊异,又走近了几步,笑问:“庄子里头有什么好看的吗?”
沈飞上前问:“你是卢庄的人?”那男子摇了摇头。贺仙不耐道:“那你就别管这闲事儿了,待会儿我要进庄里去,你就当什么也没瞧见,成不成?”仙魄珠失了,她心焦不已,只想从速寻回,也懒得去管这人是什么来历。
那男子听罢,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抱起手,说道:“这可不成!实不相瞒,我是来卢庄作客的,总不能由着你们这两个小贼偷溜进去吧?”
贺仙不禁怒气上冲,指着那卢庄,大声道:“他们才是贼呢!偷了东西,又要咱们上来取,安的什么心!”当即掏出字条,递给他瞧。沈飞被人冤枉,也是一脸不满,嚷道:“你倒是评评理,这到底谁才是贼!”
那男子看罢,立马正色起来,将字条归还,又问清两人在洛阳城遭窃的大略经过,这便拱手赔罪道:“请恕在下失言。我也是见二位不肯道出实情,才故意这么说的。”一掠眼,就看到脚边的石雕小人像——方才贺仙一阵气急,连它也一并带了出来,掉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