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_作者:枫语(208)

2018-01-07 枫语

  而那边,柳蝶衣盯着秦淮河畔思索了一会儿,已经提起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秋香更加着急了,眼神不由的在观众中巡视起来。她此举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人在无助之时,下意识的举动,似乎观众们就能帮到她似的。

  忽然,秋香的目光停留在了唐伯虎身上,而此时,唐伯虎也正一脸忧色的望着秋香。

  咦,唐伯虎!对了,唐伯虎可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好像一声也写了不少诗词,就用他的诗了。

  可是再一想,秋香不禁泄气了。她能记住的唐伯虎的诗词,就只有一首《桃花庵歌》,这还是当年她看《唐伯虎点秋香》那部电影时得知。当时,电影中的唐伯虎只吟了这首诗其中的四句。后来,还是认识安华之后,秋香(邱香香)才知道,原来这首诗不止四句。也因为自己很喜欢这首诗,她便全文记了下来。

  桃花庵好像是在苏州吧,这里却是金陵的秦淮河,如果用《桃花庵歌》的话,显然不切题呀!

  秋香一筹莫展,又望向了柳蝶衣。恰在此时,柳蝶衣停笔了。显然,她的诗作已经完成。

  柳蝶衣也朝秋香这边看了过来,见秋香还一字未写,柳蝶衣得意的笑了。

  “秋香姑娘,柳姑娘的诗作已经完成了,你可要快一点了。”杨秀伦好心提醒秋香。

  不管了,就用《桃花庵歌》了,管它切不切题,总比交白卷强。

  秋香一咬牙,拿起之前写对联时用的纸卷,就要往纸上着墨。可随即,她又一下停住。

  等等!《桃花庵歌》既然是唐伯虎的诗,那现在又没问世呢?如果已经问世,那我再用这首诗交卷,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秋香又一琢磨,《桃花庵歌》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隐士情怀,而此时的唐伯虎,却刚刚中了乡试的头名举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绝对不会有隐士情怀的。这么说,《桃花庵歌》也绝对还没有问世。

  嗯,赌一把!

  秋香拿定了主意,在纸上写了起来。她写字的速度很快,让人一看就知道,她已经打好了腹稿。

  柳蝶衣一见秋香如此,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很快,秋香停下了笔。“搞定!”

  花棚中的唐伯虎,见秋香写完了诗作,终于松了一口气。

  杨秀伦立刻命人拿起柳蝶衣和秋香的诗作展示。

  “清风镜水草如烟,叶舞蝶飞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户户粉影照婵娟。”杨秀伦盯着柳蝶衣的诗作,大声吟诵,“好诗啊!柳姑娘大才!”

  “杨先生谬赞了!”柳蝶衣很谦虚的对着杨秀伦福身一礼。

  场上的评委,听清了杨秀伦念的诗句,都赞许的频频点头。台下的观众,靠近画舫的那些人,也为柳蝶衣的诗作大声喝彩。休息室中的朱厚照,听了杨秀伦的念诵后,小声说道:“这位柳姑娘也的确是才女,朕现在很为秋香姐担心了。”

  杨秀伦又走到秋香的诗作面前,只一打眼,还为看清具体的诗句,他就惊声说道:“秋香姑娘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了一首长诗!”

  秋香谦虚的一笑。柳蝶衣一听杨秀伦的话,也立刻望向秋香的诗作。一丝惊色,从她脸上一掠而过。

  杨秀伦念起了秋香的诗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念完了诗,杨秀伦久久不语。

  就在秋香等的焦躁之时,杨秀伦忽然对着秋香一拜:“杨某虽然只是个秀才,但向来自视甚高,尤其对诗词一道颇为自得。如今见了秋香姑娘的大作,方知以前的杨某实在是夜郎自大了。请姑娘受我一拜!”

  杨秀伦这一表态,令秋香受惊不小。难道,我过关了!

  惊喜之下,她竟忘了避开杨秀伦的拜礼,直直受了一拜。

  评委席上,华观默默地将秋香写的《桃花庵歌》念诵了一遍,叹道:“老夫真的看走眼了,这位秋香姑娘小小年纪,竟能写出如此有深意的大作,唉,枉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对世情的参悟,竟不如一介小女子看得透。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荣华富贵皆浮云啊!看来,老夫是该致仕,享受下耕作之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