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找到了,兰姑娘找到了!”
郭县令刚想开口,却不想恰在这时,颜蓁蓁的声音从门口飘进了室内。随即,颜蓁蓁就一脸喜色的跨进室内:“郭大人,兰姑娘找到……咦,唐公子?”
看到唐伯虎忽然现身在此处,颜蓁蓁一下愣住了,她对郭县令说的话便戛然而止。
“颜掌柜,此事说来话长……”唐伯虎起身对着颜蓁蓁一拱手。
秋香迫不及待的打断唐伯虎的话,对颜蓁蓁说道:“颜姐姐,你先别管他是怎么来的了,你赶紧说说,兰姐姐她是怎么没的吧……”
“啊?!”颜蓁蓁讶然。
秋香也意识到了她话中的语病,连忙改口道:“我的意思是,颜姐姐现在在哪儿?”
“在你俩睡觉的房间呢。”颜蓁蓁说道,“原来,她并未离开那个院子,她是夜里起夜,在茅厕里摔了跟头,晕过去了。后来她自己醒了,便回房了。”
“真是这样?兰姐姐可把我坑苦了!”秋香听得大感意外。郭县令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了。
颜蓁蓁道:“兰妹妹的脚扭了,现在都肿得老高呢!”
“那我们赶紧去看看她。”秋香一惊,就站了起来。
郭县令也起身道:“县衙内的医官正在给受伤的衙役包扎。这样,你们先去看兰姑娘,本官喊上医官,即刻便至。”
众人便离开了内堂,往后院赶去。
……
潥水县城不算大,这一点,从县衙内管员的配置上就能看出来。
按照朝廷的规制,县一级行政衙门,最多配四名正式的官员。一名县令、一名县丞、一名典史、一名主簿。除了这四名官员,剩下的公人,就是不入流的吏员和使役了。
拿后世作比,官员相当于公务员,吏员相当于非公务员的事业编制人员、使役相当于临时工。
一些大的县城,官员是按编制配足的,但一些小一点县城,就不一定配足了。像潥水县,就只配了一名县令、一名典史、一名主簿。并未配县丞。而这段时间,主簿回乡省亲,县衙内就只剩下郭县令和吴典史这两名朝廷命官了。
从县衙内的柴房着火,到劫匪冲出县城,前后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后,吴典史就带着十多个衙役,一路追出了县城。
然而,夜间本就视线不良,再加上宋清他们提前规划好了撤退路线,专挑易于躲避之处行走,吴典史他们追出县城不久,就失去了目标。
一班人打着火把,继续在野外寻找敌踪,直至黎明时分,也仍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吴典史只得收队回了县城。
郭县令在带着医官去后院看过兰芷若的伤情后,就又回到了县衙正堂坐阵。直至黎明时分,吴典史进了正堂。
“可曾追上贼人?”郭县令立即问吴典史。
吴典史满脸颓丧之气的摇摇了头:“下官无能,让贼人逃脱了。”
“那白金宝呢,可曾抓回来?”郭县令又问。
吴典史仍旧摇头。
郭县令坐在公案后面,仰头望着房顶,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算了,都累了半夜了,你先下去休息吧。”郭县令冲吴典史摆了摆手。
吴典史郑重的朝郭县令一拱手:“大人,下官回来,是想再多多点派人手,再出县城探查敌踪的。”
郭县令叹了口气,苦笑道:“那些贼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如今天都亮了,他们恐怕早就逃远了,追不上了。”
说完,郭县令再次朝吴典史挥挥手:“先去休息吧。等会儿,本官就写下公文,向应天府通报此事。”
“大人!”吴典史一惊。很显然,郭县令这是准备向应天府的上官请罪了。
郭县令强挤出一丝笑容:“今夜的事,都怪本县平时疏于防范,这才让贼人得逞。这个责任,自然要由本官来负。至于吴典史你嘛,多亏你及时反应,拦下了两名人犯,你不但无过,还有功。”
“不,大人,下官身负一县治安之责,这件事,理应由下官来承担。”吴典史连忙说道。
郭县令又摆了摆手:“贤弟不必如此,本官身为一县主官,就算由你分担一些罪责,本官也难辞其咎。与其你我二人都担责,不如就让本官一力担下吧。能多保一人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