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_作者:枫语(619)

2018-01-07 枫语

  金陵毕竟是大明的留都,城里城外驻军太多,驻军中的军官的成分也极为复杂,即便是咱们控制住了他们的上官,也定有很多人不会因此就听命于我们的。若贸然行事,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打草惊蛇,咱们性命不保不说,将来也无法与王爷里应外合了。

  又有人提出,不如扣下送信的那些信使,让朝廷无法知道宁王爷起兵的消息。这样,朝廷做不出反应,王爷进军的阻力就减小了。

  蒋谦对这个主意同样摇头。报信的信使不止一人,而是数以十计。这些人进了金陵后,有的人也不是直接来内守备厅报信,而是先去往了南京兵部,或者是东西二厂和锦衣卫驻南京的千户所。甚至于,有的莽撞的信使,一进城就大喊宁王爷起兵造反,城中百姓都已然知道这个消息了,更别说城中的官员了,扣下他们根本不起作用。

  那难道我们就什么也不做,静等着王爷攻至金陵?又有人发出了疑问。

  蒋谦想了想,便说道,咱们也不能一点事都不做,这样,你们散布到城中,制造谣言,或是夸大王爷的进军速度;或是多说王爷的好话,贬低小皇帝的名声;或是传播王爷大军所至,当地官绅士民如何爱戴王爷,主动开城迎接王爷之类的。

  那些人得了蒋谦的吩咐,便立即行动了。

  ☆、第397章 会试变故

  秋香今天没有去萃芳阁。因为,唐伯虎和祝枝山、徐经三人,今天吃过中午饭之后就要启程离开金陵,前往北京参加会试。

  会试的日子在九月底,如今已然是八月十八了。距离会试还有一个月稍多点的时间。

  路途山,要花费近半个月时间。满打满算,唐伯虎、祝枝山、徐经三人到达北京后,备考的时间也就剩下半个月了。

  如果不是因为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伯虎他们应该早就启程了。中秋节毕竟是大节,唐伯虎、祝枝山、徐经三人虽然没有回苏州过节的打算,但他们在金陵都有很多密友,与友人共同过节,总比在路途中风餐露宿要好。所以,直到中秋节过后,他们才打算启程前往北京。

  离萃芳阁开业的日子又过去了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秋香和唐伯虎的关系明显改善。萃芳阁的生意也红红火火的。对于秋香来说,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今日,唐伯虎又要离开了,秋香心中难免不舍。但参加会试是大事,即便她再不舍,也不能耽误唐伯虎的前程啊。

  秋香亲自到了唐伯虎和祝枝山住的房间,亲手给唐伯虎收拾行李。

  “你们到了北京,天气也就凉了,厚衣服多带点……对了,把棉衣也带上,还不知道你们在北京会待多久,万一入了冬……”

  秋香一边替唐伯虎收拾着行装,一边絮絮叨叨。

  祝枝山一笑,打断她的话说道:“弟妹啊,你就别操心了。我们的行李已然沉重不堪了,你再给伯虎塞上几件棉衣,又是一个大包袱。”

  “姓祝的,你能不能好好说话?谁是你弟妹了?呸!”秋香羞红着脸,对着祝枝山啐了一口。

  “呵呵,你早晚是我的弟妹嘛,早改口早习惯。”祝枝山嬉皮笑脸的说道。

  “哼!”秋香也不再继续辩解,依旧往唐伯虎的包袱里塞棉衣。唐伯虎站在一边,乐呵呵的傻笑着,看着秋香忙活。

  “诶,弟妹,我都说了,不用带棉衣。”祝枝山继续阻止秋香,“你没出过远门不知道旅途的劳累,还是少带点东西好。即使我们在北京待到入冬天寒,我们也可以现买棉衣啊。只要带足银票就行。”

  “那好吧,就听你的。”秋香觉得祝枝山说得在理,便也不再坚持了。随后,她就从衣袖中掏出一张银票,递给唐伯虎,又道:“那你多带点钱。”

  唐伯虎却不接银票,说道:“已经带的够多了。你不是刚给了我三百两一张的银票嘛,这些钱别说只是去参加会试了,就是在京城买处小宅子长住都够了。”

  秋香把银票强塞到唐伯虎手中,说道:“给你你就拿着,咱们现在又不差钱,不在乎这百把十两的。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多,别亏了自己。即便你们花销足够,剩下的钱,也可以多请一些学问比较好的书生吃顿饭啊什么的。人家将来考中了,与你们同朝为官,提前打好关系。”

  “啊呀,有人替你操心就是好啊,不像我,如今却是孤家寡人一个。”祝枝山在一边打趣秋香和唐伯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