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的穿越日常_作者:一只花开(117)

2018-01-08 一只花开

  村长又叹了口气:“都是亲戚,谁能想到签那个东西?”

  这时,一个青年和一个少年抬着一大筐粉条出得门来。

  田易看了他们一眼,让出了路,笑着与村长说:“没关系,现在签也不晚,他们若不愿签,易便只好薄一薄义兄的面子,找别人做了。且到时可能会请府衙的好友将这事压一压,情形大概不会好看,只能请义兄暂避了。”

  站在门内的妇人一听,府衙都出来,又想起这个田先生房子上梁时县老爷确实过来过,便有些心虚,忙笑着从门后出来:“东家咋说得这么严重,咱们一家人不都在认真给您干活嘛,也没谁敢偷懒不是?”

  李晓庭听这妇人顾左右而言他,半个字不提契约之事,显见是个有别个心思的人,心中略有些不喜,便也笑道:“大嫂想来是不信我们能找到别人做这粉条?一通百通,大姐家以前会做凉粉吧?最多我们再发钱多请几个会做凉粉的来试它一试,不就行了么。对了,试之前肯定会先签了契的。”说完想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记得做粉条好像是与明矾有什么关系?”

  做粉条这事,在兰芝看来极其简单,她听李晓庭这般说,便觉得这粉条的方子在李晓庭她们眼中或许真不算什么。又觉得,若到时自己一家出去单干与李晓庭他们对上,肯定干不赢人家,何况,说不定还会吃官司,倒不如在这里自己一家人都有活干,有钱拿来得好。但是,帮别人干肯定沒自己干来钱快,她还是想挣扎一番,于是祈求般的喊了声:“姐夫~”

  村长又是一甩袖子:“喊我干什么?能耐不是大的很吗?”

  田易笑道:“夫人也不用顾虑太多,只签一年的契便成。”

  兰芝一听,顿时欢喜起来:“签,一定签,签了东家安心,我们也安心不是。”

  丹意已是去车里拿出来一个小竹箱子,打开,里面正是笔墨纸砚。

  田易也不进屋了,让兰芝的小儿子取了水,便在牛车这边磨了墨汁,写了契约。

  丹意拿着契约念了一遍,兰芝不高兴了:“怎么做的不好了,罚的款比工钱多那么多?”

  丹意笑道:“您听话得听全啊!这不还写着若做得好了,会有双份奖励么?”

  村长则怒道:“还不快签,要不看我的面子,人家直接重新找人了,给你说什么废话!”

  还从來没见过姐夫这么凶的兰芝手抖了一下,忙粘了印泥按个手印,大壮,二壮也都按了手印。

  田易正要将契纸收起,村长则喊了一声:“等等,让大壮爹与大壮媳妇儿也出来按一个!”

  兰芝又叫:“姐夫~”

  村长摆手:“别喊,我不想听。”

  ……

  最后,在村长大人的任性威压之下,兰芝一家终是整整齐齐,齐齐整整的在契约上按了一排的手印。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

  ☆、温室闲话

  做好的红薯粉条不过才二十几筐,用牛车拉了三趟就拉完了。

  李晓庭见兰芝家存货不多,与田易和村长商量了一下,将洗红薯和磨红薯粉的工作分了出来,让村长交给村里另一家人做。又提醒了兰芝家可以试试用漏勺漏粉,果然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对比于异衣阁轰动的开业仪式,“红红火火火锅店”的开业可以算是无比平凡了。如今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声明远播,不过是因为它~怪!

  怎么怪?食铺里面卖青菜。

  火锅虽算得上新鲜吃法,粉条与赛肉银针(豆芽)也是两种新鲜吃食,然而在福河镇这样几乎行商中转站一样的地方,再新鲜也不算稀奇。大家纵然会来尝尝鲜,却不可能拿它当个事讲。

  然而李晓庭为了帮村民们卖豆芽,就将铺子辟出了一块儿,摆了台子,卖马家村独家出产的豆芽和粉条。开始还只是有食客吃了觉得合胃口,便顺便买一些带回!去,慢慢就有不来吃饭的也专门来买了。后来又有了富贵人家与一些酒楼饭店的订了菜要求伙计每天或隔天送的。

  买得人多了,便好像一个火锅店里开了个小菜市般,竟成了一时的话题,无意间将红红火火火锅店的名声给打了出去,自然也将粉条与赛肉银针的名声扬了出去。

  马家村村民们签了的契约上,以户为单位轮流提供豆芽给火锅店的条件,也因为火锅店小菜市的红火,变成了每日每家提供一筐给火锅店。因着几乎日日有收入,这个年,马家村的村民如李晓庭所愿,过得很是红火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