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调戏自己吗?顾盼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她的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多岁,而眼前的盛禾锦不过是个才十六岁的少年。
这个想法涌现在脑海里的时候,顾盼突然感觉到一股悲凉。如果自己是十五岁少女的样子该多好,不仅仅是外表,还有灵魂!在最美好的年代,她却失去了太多原本美好的心态。幼稚、天真、任性…所有不成熟的那些竟成了珍贵的东西。
顾盼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心思跟他斗嘴,默默回了座位继续做自己的新店计划书。
看见她的情绪突然转变,盛禾锦心里有些纳闷。难不成是自己说话过分,她生自己的气了?
在盛禾锦的印象中,顾盼似乎是个非常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不管什么时间看见都是积极乐观又平和。她今天是怎么了?书上说女孩子在生理期会喜怒无常,果然如此!
两个人的座位斜对着,盛禾锦歪头看过去,“你打算在市里开分店?”
“嗯。”
“我能看看你做的计划书吗?”盛禾锦询问着。
顾盼把计划书递过去,他细细的看起来,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翻完最后一页,他才说:“最简单的计划书也要有以下四点:消费者的特点,产品的特征,企业自身的状况和市场定位。你这份计划书在产品特征方面分析的不够全面,销售的产品在每个季节的预计销售,销售风险比例是多少,使用什么渠道分销所预期的成本和利润分别是多少,不单单有雇佣的种类和工资预算。
另外,你的计划书上面对新店的投资在六十万左右,还不算后期运营的成本。这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运营不当造成资金链断裂,可能会把总店拖下水。
所以,在你没有完全策划好的情况下,我劝还是谨慎些。我觉得你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最起码没有合适的管理人员。据我所知,总店有叔叔、阿姨参与管理,你在背后决策。可市里的分店离镇上远,你不可能每天来回跑。即便你跑得过来,若是再开第三家,第四家呢?”
一番话说得顾盼心服口服,她越深入调研,越觉得开总店的时机不成熟。正如盛禾锦所言,管理是最大的问题。镇上的小店有她看着运营还算正常,顾爸爸还在摸索和学习当中,她还不能完全的放手。
“你说得很对。我看省里有个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短期培训班,我打算让爸爸去学习一下。他们对外招生,学习一个月,颁发合格证书。”
“学习是好事。”
“你们在谈论学习的事情?”一个声音打破了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顾盼赶忙把计划书塞进书包,抬眼瞧见是班主任王老师进来了。
“王老师,您怎么来了?”顾盼站起来问着。
“市里有个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七年级有两个名额,学校打算让你们去参加。”王老师拿出两张表格,“你们填好,尽快交给我。上面需要贴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镇上的照相馆就能照快照。”
两个人很快就填好了表格,就差没有照片贴。
顾盼想不起自己有多久没照过相了,近期的肯定是没有。
放学后,两个人一起去了镇上的照相馆。
第一百一十章 照相
小镇上有两家照相馆,她们去了离家比较近的那家。这家照相馆刚刚重新装修,连名字都改了,叫龙凤影楼。顾盼觉得龙凤两个字俗气,可影楼在这个年代却是非常时髦的称呼。
两个人进去,看见一楼只有个柜台,里面没有人。
“有人吗?”顾盼朝着楼梯上面喊了两声。
有人闷声回了一声,不一会儿,有噔噔噔噔的脚步声。很快,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脑袋露了出来。在屋子里还戴帽子,还真是个有个性的人。
“你们是来照相的,来!到楼上来!”他年纪不太大,也就三十岁左右,顾盼瞧着有些眼生。他非常热情的把两个人让到楼上,不容分说就拿出几套衣服来,非让两个人换上。
“我们是来照相的。”顾盼说着。
“我知道,所以才让你们换衣服啊。”他开始调自己的照相机,“布帘后面有换衣室,女孩子进去,男生就在外面换。动作快一点,不要耽搁时间!”
顾盼刚想要说什么,就见盛禾锦已经开始动手解扣子。她随手拿了一套衣服,匆忙躲进帘子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