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青葱岁月_作者:灼融(306)

2018-01-08 灼融

  “那时候你老奶都藏着,把这个猪食瓮藏在房梁上,每次做饭都踩着梯子上去拿,就怕这点东西被孩子偷吃了。”那时候孩子饿急眼了,看见吃的就想往嘴里塞,不看好了,多少都给你偷净了。

  “那你们这一年熬过去了?”刘明沣知道以前苦,但这地瓜干都要数着吃,这日子活着干什么啊!

  “家家出去挖野菜,那野菜也得长啊,到后期,连菜根都挖出来吃了,没办法,我跟你老爷爷就领着你几个老姑去河边上掐接骨草吃。”刘爷爷现在想想那日子,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谁能想到现在能享这么大的福。

  “那不是草吗?那能吃吗?”刘明宣记得野菜里没这东西啊!

  “接骨草是什么东西?”刘明沣又问。

  “接骨草你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是河边上,一折连着一段草皮,一折连着一段草皮的那东西,我们连着吃了四十天,差点没吃死,好不容易才熬过来,小腿,肚子吃的都肿。”就他们这样的还算好,村里不少人饿的在街上躺着不会动弹。

  吃草吃了四十天,刘明沣都不敢想,转头问刘奶奶,“奶,你们那时候也这样?”饿的都吃草?

  “我们那时候可不是,穷点是真的,但还真没挨过饿,好的坏的,总有口吃的糊嘴。”刘奶奶放下碗说。

  “奶奶,你们家是地主啊!”在大家都饿的时候,还能有饭吃,那可能家里有啊,这不是地主是什么。

  刘奶奶笑,“什么地主,那时候上哪找地主,都被打倒了。”

  “那你们怎么能吃上饭。”刘明宣也好奇。

  “你爷爷说的也险,我们那时候饿是饿,但都还能扛过去,要说生活,我们家还真比一般人家好点,要说起来还跟你们二太姥姥有关系,你们二太姥姥也就是我二娘,我不是说过吗,当时我跟你们小舅姥爷是住在我二娘家,当时我二娘家房子大,我堂哥又去闯东北了,家里就空了好几间房,就被队上当了粮仓,每年分粮,掉地上的,都是我们家的,再有啊,你们二太姥姥还有手艺,会给人叫个魂,试个门,红白喜事的,能帮着掐算掐算,那时候也没钱,都是给粮,我们家就三口人,不说天天吃玉米饼子,那也是差不多。”

  “你们太姥爷也时常往家寄钱,我们还能不时改善顿伙食。”她二娘对钱把的紧,对吃的倒是不在乎,管饱,就是骂人太狠,专挑心尖戳。

  刘明沣想了想突然冒出来一句:“那奶奶你是下嫁啊!”从吃饱直接变成吃不饱了。

  刘明沣这一句把大家都逗的不行,就把刘爷爷气的吹胡子瞪眼,喘着粗气说:“谁说你奶奶是下嫁,当时咱家也不差,大瓦房都起来了。”

  刘明沣没听刘爷爷吹牛,这事实摆在这呢,从玉米饼子直接到连地瓜干了,这不是下嫁是什么?

  第一百三十章 元旦假期

  提到了老太太,就算有刘明沣起哄,大家笑完,心里还是止不住的难受,又闲谈了几句就散了,各自回屋。

  ……

  地方风俗不同,在他们这,元旦跟年不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没有什么特殊节目,大都是一家人凑一起吃顿饺子就完事,平平淡淡的,也没有人家放鞭炮。

  刘爸爸不爱吃饺子,刘奶奶还给下厨做的菜,冬天青菜少,常吃的也就是白菜萝卜,冬储的大白菜炖豆腐,再加上大片的五花肉,爱吃粉条的还可以加把粉条,不管是配大米,还是馒头都是一道下饭的好菜。

  “就你事多,这大肉饺子不吃,非吃馒头,还得给你开小灶。”刘妈妈端着菜进来,白了刘爸爸一眼,这也都是惯的,要是她,她才不给做呢,还有不爱吃饺子的?那都是饿的轻了。

  刘爸爸连忙伸手接过来,放下,朝刘妈妈比了个大拇指,刘妈妈轻哼一声没说什么。

  “奶,就炒个大白菜啊?”刘明沣看着桌子叫屈,这白菜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啊,在食堂就吃够了,回家还吃。

  刘奶奶刚抬腿准备上炕,听见自己大孙子抱怨,忙问:“那你想吃点什么,咱现做,肉菜都是现成的,也不费时间。”

  “娘,别下去了,这些都吃不了的吃。”刘妈妈说完又转头敲刘明沣,“这么多还不够你吃的,你还想吃什么?”

  这都忙活一下午,还下去炒菜,当你奶奶是铁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