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青葱岁月_作者:灼融(559)

2018-01-08 灼融

  被勾起遥远回忆的大家都在努力的回想,刘明宣也在想,不过她想的不是考直升的立意命题作文,她想的是她当年的高考作文,也是给了一段材料,好像是说自然风景,还有什么透过窗外看事物,时间太长,工作了也没那闲工夫去翻高考原题,她这仅剩的几个关键词还是上大学宿舍茶话会的遗留产物。

  不过语文作文没想起来,想起来英语作文了,好像是一路同行。怕自己忘了,赶紧找本子记下来了,顺带的把语文作文的几个关键词也记了,还有一年,说不定就又给忘了。

  这写着写着就记起了不少,各个科目都有,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年文综的一个历史大题,考的是《独立宣言》的弯弯绕,数学考了一个概率题,语文默写考了两句《春江花月夜》,地理考了省会地图跟省会简称……

  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她能想起来的也就这些小科目的边边角角,重要的大题一个也没记住,一切还得靠现在。

  也不去费脑子想太多了,还是老实听讲吧!

  语文老师已经把作文材料抄到黑板上了,拿粉笔点着说,“作文立意会分第一立意,第二立意,第三立意,基本上最多也就三重立意,第一层立意分数最高,定档就在48分以上,第二层就是40分起,第三层基本就是沾边了,一般就是30分,所以说这作文立意很关键,立意偏了,作文走题了,那你写的再好也就是个15分,要是老师看着顺眼,顶天也就30,不可能再高了。”

  “立意必须从材料里分析,不能自己瞎编,首先看材料,材料不能看一遍,不能看两遍,最起码要看三遍,三遍看不出来就看四遍,五遍,直到看出来为止,审题不要怕耗时间,这其实也是分值的一部分,审题审好了,把第一立意找出来,定档就是48分,审不好,写了第二立意,你写再好也过不了48分,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咱们不傻吧!知道怎么选吧!”语文老师问。

  第二百六十八章 愚人节

  基础知识普及完了,语文老师就这次的材料掰开揉碎的分析了一遍,把三层立意都详细的点了一遍。

  讲完了又鼓励,“这次作文立意确实难,很容易想偏,有时候咱们也不要想太多,直接一点,看她说的什么咱们就写什么。高三的我不知道,高二年级就两个人抓到了第一立意,一个是咱们班的刘明宣,一个是十三班的李媛,她们俩的作文在整个语文组都传了一遍,最后定了一个56一个55,所以,咱们班刘明宣是整个年级作文的最高分。”

  语文老师说完,大家都很给面子的鼓鼓掌。

  “刘明宣高的那一分是我给加的,当然了,不是因为她是我的课代表,我徇私了,是因为她写的不是议论文,是一篇记叙文。”

  “记得刚上高二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过我,说老师,高考的时候必须写议论文吗?”语文老师歪头笑着。

  “当时我给的答案好像是点头,现在在这澄清一下,其实并不是只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写的好也可以写记叙文,只不过记叙文在高考批卷的时候不占优势,没有明说,但议论文在批卷时容易得高分这是默认的,一般都鼓励大家写记叙文,但你要写记叙文的话我也不会反对。”议论文理性,条理清晰,明了,但对比记叙文来说,往往少了那么点让人感动的暖意。

  讲完了作文,也没讲别的,语文老师直接抱了一摞作文纸,又让他们写了一遍,还是同样的题目,给了立意,再写一遍。

  一模一过,下半年好像直接进入了快车道,转眼就到了四月一号,周五,大休,同时还是一个日历牌上不常标注的节日——愚人节。

  一大清早,方时雨就在宿舍拽着她的被脚喊,说今天早上停水了。

  停水了?她一下就醒了,睁开眼就问了一句,“那楼下有水吗?”

  方时雨装的还挺像,摇头摊手说不知道。

  她头发都没来得及梳,穿上拖鞋,裹一件厚外套,拎着暖瓶就往下跑,这么多人,一会儿都跑下来接水,想想就吓的慌。

  张筱筱在床上伸手连话都没喊出来就看不见人了,扭头瞥了方时雨一眼,“你骗她干什么?”

  方时雨这头还装你,接着摇头摊手,“我什么时候骗她了?”

  张筱筱直接从床上下来,扯着她半干披散着的头发,“没水你拿什么洗的,晚上流口水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