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学校,才发现,“特别多,都是一样的孩子,可能咱们周围少,学校里的都是。”孤独比缺陷更可怕,可能这样想不太好,但她就怕只有自己的孩子这样,一直进到学校报名的大厅时,心难受的同时却也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男人眼皮轻抖着,用力的点点头,对,对!不是只有我的孩子这样。
“你这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孩子多大了?男孩女孩?”老板娘索性搬了个凳子在桌子上坐下了。
“就夏天,是女孩,检查出来的时候刚五个月。”
刚开始的时候没感觉,几个月的小孩子,反应迟钝点很正常,结果百日的时候他表妹过来了,表妹是当幼儿园老师的,逗了一会儿孩子,等要走的时候,拉他说,孩子可能听力有点不好,让他去医院检查检查。
他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然后就想骂人。
但表妹的为人他也知道,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说这些。
人都喜欢骗自己,对于不符合心里期待的事情都会下意识的忽略当看不见,要说他真的没发现孩子不对劲吗?
那不能,父母天天守着,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眼底,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敢往那想,别人只是把自己蒙在自己眼前的纱布给掀开了。
不知道眼前要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他只知道,他整个人都傻了……
僵着脸把来贺喜的宾客送走,一刻没停,直接抱着孩子去了市里的医院。
坐在廊上的长椅上,手里拿着挂号单,心里翻腾着,不上不下。
孩子妈还有点不乐意,一直在埋怨自己小姑子,说她人不好,不会说话……
结果等医生叫号的时候,她却腾的一下站起来,抱着孩子快步跑进去,一边跑一边喊,不可能,怎么可能。
第三百四十章 心会暖
医生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拿着工具测试了一下,就给他们开单子,让他们去检验一下。
孩子妈还在不停的问,孩子没事吧,孩子没事吧!
老医生却只是让他们去检查,等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等检查结果出来,他的心咚的一下就掉到了底。
先天耳聋,染色体……
怎么会是先天耳聋,他们家明明没有……抱着孩子接着跑医院,结果却都一样。
怎么办?孩子还这么小!
几个医院辗转,听不懂医学术语也逼着自己去听,一直到钱花没了,他才出来,打工的同时,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医院和学校。
“这么小好治,越小越好治,有一个什么复健恢复,可以帮孩子恢复听力,再等大点就可以配个助听器了。”老板娘赶紧接,安慰说。
“我们家这个,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住,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就觉得孩子反应慢,学说话也不行,一直到三岁多才看出不对劲,去医院看,人家说是损失70,建议佩戴助听器。要是早发现点估计还能好。”可能就跟正常孩子一样了。
“我们孩子左耳30,右耳50,医生说得等等,现在就是犹豫不定,说要不要装这个助听器,有说让装的,说孩子小,装了对学说话有帮助,也有说不能装的,说装了孩子摔跤会影响听力,说是摔一下损伤一次。”男人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听医生的,别人的都别听,你姑娘这么低的损伤值应该是不用装,反正到时候去医院,医生让装就装,其他人都不懂,最要注意的就是摔跤,不管装不装,小时候千万看好了,不能摔跤,摔一次听力下降一次。”小孩子本来就闹,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俩人就孩子耳朵的事讨论了好一会儿,老板娘说的眼睛都红了。
等到她们结账要走的时候,男人还在问,问关于孩子学校的事。
从小饭馆出来,她们走在村口的街上,迎着细碎的雪花,心里有点难受,谁的人生都有不称意的时候,但从一开始就被否定了一大半……
未来的艰难可想而知。
雪越下越大,陈晓彤带着他们去了村委旁边的车棚下避雪。
因为天气的原因,棚子下聚着好几只流浪狗,身上的皮毛被融化的雪水打湿,黏黏的,结成一条条的粗线,看着格外的瘦骨嶙峋。
都是小型犬,没有一只高过膝盖。
村委对面就是一家烟酒批发部,几个人凑了钱,去对面买了一袋两块钱的淀粉肠,人手一根,撕开包装去喂窝在车棚角落的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