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四人小组对战,渐渐的就发展到全班,再是全团,闲着没事,她们四个在宿舍呆的无聊了还会专门找时间去网球场来一场。
次数上去了,再借孙子涵他们宿舍的网球拍就不太好了,四个人周末直接去了市里,一人买了个球拍。
天气越来越冷,于瑶跟孙子涵的关系也彻底定下来了,因为大家都认识,他们还特意找了一天出去聚了个餐。
孙子涵掏的钱。
吃人嘴短,回了宿舍,大家就可劲的说孙子涵的好话,把于瑶都说迷糊了,这是孙子涵吗?这是男神!
他们这好像没有秋天,夏天一过直接就过渡到冬天,北风呼呼的吹。
天气一冷,她们就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食堂的饭菜都凉了。
大一课比较满,吃饭时间晚,到的时候饭菜已经在盘子里呆了最少半小时,热气早散光了。
当然了学校三楼还有小炒,可以给现炒,但那不是贵嘛!本来五块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涨到十块钱,一顿两顿还好,天天这么吃,小金库还要不要了。
刘明宣无所谓,她经常就开个小灶,最痛苦的是陈妍,天冷的地方防护措施做的都到位。不管是衣食还是住行,那都是热乎乎的,这突然一凉,心里就非常接受不了。
第三百八十章 偷吃
跟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就一个劲的诉苦。饭太少,菜太凉,自己从头到脚都瘦一圈了。
把对面的陈妈妈给心疼的啊,当天就给寄了个大包裹,顺便给出了个不是招的招,“你们宿舍让不让带锅啊,我听说现在有那种可以用电的,在宿舍里煮个面条,煮个鸡蛋什么的,可方便了。”
让不让的先后说,关键是谁煮啊,陈妍就一个劲的让陈妈妈多寄点,锅的事就先放一边吧!
陈妈妈绝对是雷厉风行那一伙的,过了没两天,她陪着陈妍去拿包裹,打开一看,就看见里面除了吃的,还有一个锃亮的小电锅。
跟陈晓彤打电话的时候还聊呢,说她们屋宿友妈妈给寄了个锅来,陈晓彤在对面还羡慕半天,说好学校就是不一样,宿舍还让用锅,他们宿舍连热得快都不让用。
这话听着这个酸啊,刘明宣毫不留情的就怼了回去,谁的学校不好啊,你不是也211。
还是三十一所独立院校,当时陈晓彤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时候,激动的挨个给她们打电话。
还有,“谁说我们宿舍让用锅了,不是还有个词叫偷偷的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什么都听学校的,那上学还有什么乐趣。
为了这口锅,她们天天跟宿管阿姨斗智斗勇,比碗口大点的锅,四个人轮番的下面条,还美其名曰省钱。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要忽略她们除了面条铺满桌子的配菜。
最近她们学校门口新开了家卤味店,卤猪蹄,卤猪耳朵,味道正的不得了,干吃面条太清淡,她们就每天买点当配菜,光有荤也不行,得荤素搭配啊,又去超市买了点凉拌菜。
每顿的伙食标准都超额。
就这样还得加夜宵。
夜宵这事怨她,途经超市,路过生鲜区的时候,看见冰柜里的速冻水饺了,感觉味道应该不错,顺手就买了两袋。
由此就开启了电锅的大杂烩生活,速冻水饺,速冻馄饨,蟹棒,鱼丸,糙米粥,一顿接一顿。
香味引的隔壁屋都过来借锅用。
两周,他们就尝遍了学校周围的大部分生鲜,最牛的一次是陈妍偷摸在附近菜市场买了只老母鸡回来,要承认,她看见老母鸡的那一瞬间,脑袋都僵住了。
五百瓦的锅,整整炖了一天。
但真的很好吃,炖的鸡肉都离骨了,吃一口,满嘴的鲜香,还有浓浓的鸡汤,喝一口眼睛都眯起来了,四个人分了一只鸡。
小灶生活过的不要太美。
就在她们跃跃欲试准备再添一只的时候,锅被没收了。
前一天,她刚从超市里买了几个新鲜的红壤地瓜和芋头,正煮着呢,就听见有人敲门,还以为是隔壁宿舍来屋里串门,结果一回头,就看见一陌生男老师推门就直奔小电锅,一句话没说,锅带东西都拿走了,当天,在楼下的公告栏还把她们宿舍给通报批评了。
说她们屋私用违规小电器。
检查卫生的不就宿管阿姨一人吗?这人是哪冒出来的。
不是哪个冒坏水的把她们给举报了吧!平时对她们也不薄啊!有吃的都是共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