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青葱岁月_作者:灼融(755)

2018-01-08 灼融

  他意识到时代的浪潮渐渐涌来,这个国家厚积薄发,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跟着去了一趟实验室后,他不光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商机和希望,也许真的会像自己姑娘说的那样,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衣食住行。

  而刘明宣……成了有房一族,还是北京的房。刘爸爸买的是现房,签完合同就给钥匙,都在二环内,拿着钥匙她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以前自己在外地打拼的时候,刘爸爸也说过要给她买房,虽然家里条件不像现在好到能一下在北京买两套房,但在她工作那地买个小居室还是很轻松的。

  只不过她拒绝了,原因有点矫情,不想花父母太多的钱。

  有时候啃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管是哪,城市还是农村,大部分人都在啃,这是社会现状和根深蒂固的抚育思想决定的,在以后,大学的普及率已经变得很高,上完大学出来,就已经二十三岁,不用工作两年,家里就开始催着要相亲结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男女,对物质的基础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大部分人单纯的工资条件凑不出一房一车,还有婚宴,酒席,还有以后要养的孩子,这时候怎么办?裸婚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向父母伸手。

  啃老也就变成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选择,而老人也被啃的欢欢喜喜,在孩子到了年龄以后,结婚生子就已经越过事业变成了第一件要考虑的事情。为了这个第一顺位的目标,他们会很乐意的贡献出自己大半生的积蓄,然后孩子也会为孩子的孩子如此,永远都不要小看传统习俗,可能年轻时候你会信誓旦旦的喊,我是新时代的四有青年,我要为自己而活,但到老,还是会不自觉的考虑孩子,把自己的人生依附在孩子之下。

  当然了,这不是全部,但这绝对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现实所逼迫大家做出的选择,大部分人选择了妥协。

  但她不想,可能是她还没经历过从青年走到中年然后慢慢老去的过程,还没有孩子,她还很自私,她接受不了努力半生后,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只是为孩子铺平了人生路,而自己的孩子也会这么一直代代相传。

  第四百零三章 狗的拜

  如果都是这样,那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也许想法很浅薄,没有经历过现实,考虑的太理想,也没有想到到什么真善美乐于奉献。但年轻就要朝气蓬勃,如果人人的思维方式都变得成熟老年化,那世界还有什么意思。

  而她又接受了高等教育,学会了一个概念叫做换位思考,作为孩子,她不想让自己父母的人生过的有缺憾,是的,在她眼里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所以,她拒绝了,很表面,也许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努力。但她为自己的人生迈出了一大步,别的不说,在以后的以后,她可以很骄傲的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妈当年就是这么赤手空拳的闯过来的,现在,你也要自己赤手空拳的去拼搏,不要跑过来抢我的小金库。

  刘爸爸出其不意的户主合同把她吓傻的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了父母真真切切的关爱。

  她想自己拼搏,可父母却想尽自己的可能让孩子过的轻松一点,这不能说是谁对谁错,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人生状态的不同永远都会存在差异。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永远都想你得到最好的。随着年龄的长大,她也渐渐懂得了父母的苦心,他们并不是想要磨灭孩子的斗志,他们只是想他在最艰难的时候能为他遮风挡雨。

  握着钥匙,她躺在宿舍的小床上,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欠揍。

  记得是刚毕业,她决定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没有打算,没有准备,只是临时决定,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刘爸爸刘妈妈就天天打电话问她工作怎么了?房子找到没有。

  什么都没有头绪的她又烦又燥,看见他们的电话号码都不想接,她不接,他们就一直打。

  那天她刚加班回到自己租的阳台间,电话又来了,她忍无可忍的接了,一句话没听,接了就发火,说自己现在压力这么大,你们还一个劲的烦。以后别再给我打电话了。

  刘妈妈直接就在电话里哭了,是她印象里哭的最惨的一次。

  哭过之后什么都没说,挂断了电话。

  两天后,她收到了刘妈妈寄来的包裹,里面是封的严严实实自己做的油皮月饼。

  她吃着月饼哭的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