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_作者:东小木(71)

2018-01-05 东小木

  “沐淳谢谢三位伯伯。”她宝贝地收下,笑得一脸灿烂。收礼物就一定要让送者开心。

  罗师爷捋着自己的八字胡:“别跟他们见外,年初那小王百万捐了一千两银子予衙里,落他们手里,至少也有十两八两,半年的工钱。”

  沐二郎和沐淳同时默了半瞬,尔后才进入状态。

  与赵三郎告别,罗师爷领着父女俩往后堂走,来到一处有悦耳读书声传出的长郎外。罗师爷找来一个小丫鬟说了几句,然后三人都站在原地等。

  沐二郎觉得周遭的空气都透出一股属于女子专有的书墨香,甚是好闻,牵女儿的手紧了紧,心下忽然感到有点忐忑,比他当年自己见先生还紧张。他的女儿,就该来这种地方。

  没多久,那小丫鬟扶着一位头戴碧色珠花,双耳各坠一粒南珠,身穿丁香色襦裙的中年女子走过来。女孩子们的读书声仍在继续。沐二郎放开女儿的手,赶紧行礼,沐淳有样学样。

  “太□□,学生今日打扰,为的就是这爷俩。”

  听罗师爷在周太太面前自称学生,沐二郎就明白了他与周县令的关系。

  “哦?是这位小姑娘要进学吧?你叫什么?”周太太微发福,看着富态语气随意,想是罗师爷往日也有引见过女学生。

  “回太太,民女刚得罗师爷赠名,名唤沐淳,淳厚的淳。”

  周太太眉一挑,看了眼罗师爷,想必淳厚一词是他说与小姑娘听的。瞧父女俩虽身着布衣,但却没有此类人身上常见的汗臭,女儿长得俊俏至极,父亲又五官朗朗……表情随和了几分,听得小姑娘说的是赠名,而不是赐名,不免对沐淳又多看了几眼。

  第43章 念师树

  “先前可有学过什么?”周太太信口一问。

  沐淳答:“《三字经》《孝经》《千字文》……”

  周太太皱眉。

  沐淳又道:“只是不怎么懂,封皮上的书名我都能认全的。”

  周太太就笑了:“可是有何人教过你?”

  沐淳说了尹子禾的事,周太太便知道这是个爱读书的小姑娘,欣然接纳,让她明日来上学。

  沐二郎千恩万谢地走出来,步伐轻快。

  沐淳来时走的衙门东角门,回去的时候就欲走另一条道了解格局。正想着找什么法子改路呢,哪知罗师爷出了拱门就让他们转道。

  “以后沐淳就是太太的学生了,进出再不方便走衙门三门,得走县令大人的私门。”罗师爷说着,抬步踏上一条隐在南边的小路。

  沐淳压下心思跟爹爹追上去,一转弯,视线豁然明亮,原来这条小路是倚着一个鸟语花香的园子而建。小路两边开满了黄色小花,像是人专门伺弄出来的。每隔四五米出现一棵树,树有大有小,看样子都不是凡木。

  沐淳本以为是周太太的闲情雅致,花花草草是小朋友们的“校操场”,心里还美滋滋的。可是后来发现每棵树下都有一块石碑,碑上写着谁哪年哪月所种,再配上一句感恩之类的诗词,心里就有些不对。

  罗师爷见沐淳好奇,解释道:“这叫念师树,乃是太太的学生们栽种的,完成学业后你也要种。”

  沐淳乖巧点头,岔神想到前世某个伟人的故居,那里也是林立着许多此类差不多意义的树木。伟人……她周太太??沐淳突然有些后悔了。

  出来后,瞧见顾杏娘抱着沐秋儿在远处的马车上直张望。

  “成了?”顾杏娘问。

  “成了。”沐二郎把事情经过说了,连改名字的事也一并交待。

  成了就要各自做事去,顾杏娘欢欢喜喜欢带着沐淳回家。而沐二郎先要把该给罗师爷的谢仪送过去,然后再拜托他送孝师礼给周太太。本是先给礼再办事的,但罗师爷为人实在,好像也不怎么在乎沐家那仨瓜俩枣,事情便成了这样。说出去,也是他沐二郎的能耐。

  尹子禾得知沐淳有了新名字,还要去县令太太的女学,一开始心里是抵触的。女学里并不能学到什么学问,女孩子在一块儿除了吵吵闹闹还能做什么。最重要的是,以后和她相处的时间势必会少。

  “淳,春,差不多嘛。”他道。

  “罗师爷说春字鄙陋,不适合我。”沐淳打趣。

  “什么鄙陋,越是常用的字,越是有大深意,书院山长就曾说过。哼,一个县衙师爷,还能有我们山长学问大,魏山长早年间在直隶名院授学,佳誉远播。那罗师爷定是个酸腐之辈,你莫要跟他学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