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_作者:东小木(80)

2018-01-05 东小木

  大袁氏不知这沐家丫头何时变得尖牙利嘴,感觉自己现在下不来台。后面又听到死丫头在说,为何爹是书吏不去找书吏借钱,借到姑爷家来了?更是脸皮发烧。

  “世人只见锦上添花何时见过雪中送炭,今日我厚着脸皮来讨嫌为的还不是蕊儿,历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蕊儿明年就吃八岁的饭了,我不早早给她存点嫁妆银子,还能指望谁去啊,呜……”大袁氏不明白自己为何对着一个比女儿还小的丫头诉起苦来,她一定是着魔了。

  “娘,蕊儿不嫁,要嫁也娘不肖想我嫁妆的,呜……”母女俩抱成一团。

  沐秋儿此时才起床,听到吵闹声迈着小短腿来到堂屋看见这一幕很疑惑,咬手指发呆。

  沐淳放任哭得抑扬顿挫的二人,走到门口抱二妹上桌,让她自己吃早饭。待出来时,这母女俩才发现观众刚离开了,心里更是憋郁,像是饿鬼嚼着一块咯牙的骨头,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三舅母,虽然你已经被休了,但我还是认你是三舅母。”

  大袁氏错愕,多少时日了,终于听到顾家人有一句暖心的话。只是这死丫头前后反差太大,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您还不知道吧,我在县令太太开的女学里上学了,昨日学到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与其借钱给您自个儿去准备卖炊饼的物什,不如叫我爹给一切都打点好,您只管接手就是。”

  大袁氏不懂什么授人鱼渔,顾蕊是懂的,顾家就她一个女儿,顾老娘宠得很,爹是童生祖父还是秀才,耳濡目染的猜也能猜到意思。猜到意思心里就有火了,连人家进女学的事都忘了嫉妒,气道:“你不相信我娘借银子真会卖炊饼?”

  “我有吗”沐淳一脸无辜:“不过是想准备妥当点罢了,女人家没有男人家方便嘛。三舅母,您看这样行吗?”

  大袁氏心里很不是滋味,道:“等你娘回来再商量,春儿,你是个好孩子。”说着无比暗恨地看着自己女儿:“县令太太开的女学,蕊儿不知有没有命可以去。”

  “哼,这有什么难的!回家我就跟爹说!”

  沐淳没搭顾蕊的话,小孩子若是没有虚荣心就不是小孩子了,“三舅母放心,我爹娘都很尊重我,会听我的建议,放心吧。”

  大袁氏咬紧后槽牙,不再接话。

  沐淳没骗人,顾杏娘的确去了稳婆家,午膳前回来了。不过沐淳嘴快,当着大袁氏的面把自己的办法再次讲出。

  顾杏娘已不是当年的顾杏娘,何况在老爹葬礼上这对母女很讨嫌:“嗯,这个法子好,我儿进了学果然懂得多了。”她还不忘显摆一下,尽管不喜欢那周太太,但好歹花了银子,能光的面子事不光出来,那是傻。

  大袁氏继续暗恨,不情不愿地点头,“那好吧,多谢杏娘。”

  终于走了,沐淳这时才有功夫厘理一番对面胡家的反常话语,可惜还是不太懂人家的意思,只得把心思放到午膳上:“娘,您是不是忘了去义仓那边接牛奶?我本想着教您怎么做牛奶煎草菇呢。”

  顾蕊没有骂错,她就是个没心没肺没肝的……

  沐秋儿立时尖叫:“牛奶!秋儿的牛奶。”

  顾杏娘在灶房埋怨:“你爹刚赚几个臭钱,你两个就紧着败吧,不知从哪学来的坏习惯,偏要日日喝牛奶。”

  说曹操曹操到,沐二郎破天荒地回家来用膳,喜气洋洋,把顾杏娘看得直纳闷:“天上掉铜板啦?”

  “比那好。”沐二郎脱下外袍,拍拍身上的水气,望着大女儿眨眨眼。

  沐淳悄声问:“是私盐?有多少?”

  沐二郎却甩给她一个背影,朝娘子说:“为夫来帮忙。”

  沐淳无语,明白他爹根本不想让她继续掺呵,只有找尹子禾问,那家伙消息灵通得很。

  昨日码头那么大的阵仗,这事第二日就传开了,根本不消去打听。衙役从紫源坊拘走了十来人,均是参与这次贩盐事件的掌柜帐房和伙计,王季远也被请去喝茶,确切说是过堂。

  可惜最后讼师辩来辩去,王赘婿当日就走了出来。原来时常跟着他进去的白衫男子,是一位有名的讼师。大名吕敏,本县人士,爹早亡,家有一母一妹,妹妹年方十七尚未说亲。

  虽说洛渡码头只查获了一艘二十料的小船,可那是盐,足够把不法商人砍十次脑袋。王季远脱这层皮时粘到老厚一层血肉,此次折损之人全是他的心腹,花了六千多两银子安抚他们的家属,又用近一万两来封口,更不消说交纳官府沉重的罚没银子了,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如果只为碧水一县的盐销量他还没有足够的兴趣犯险,但他是谁,四县首富,四县都有船有生意有铺面,敢染指盐这一块想是收益大过风险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