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帝合起折扇,在掌中一敲。
“呵,明珠,真如许卿所说,当初解除婚约乃是与你合谋做的一出戏,那你是一直等着他发迹,前来娶你了?倒是一桩美满姻缘,朕原不该乱点鸳鸯谱,既然如此……”
“陛下。”
明珠慢慢仰头,一字一句道。
“许公子说的固然是事实,但他并未领会臣女的真正用心。其实当初许、贾、范三家公子,臣女哪一个都不想嫁,才出此下策,只是对于许公子,臣女确有愧疚,无以回报,因此想出这个激将法,希望激励他从此上进,若能取得功名,也不算有负于许家了。”
许文驰怔了半晌,似乎不相信此话是从明珠口中说出,声音蓦然颤抖起来。
“珠儿,你在说什么?你忘了当初你是怎么和我说的?你说你不要我为了你自毁前程,你说你希望有一天能光明正大地嫁进许家,和我携手走在青天白日下!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直到现在还记得,你现在却说是激将法?我不信!你分明是看姬尘比我许文驰更好,才见异思迁改的口,对不对!”
他猛地起身,欲抓住明珠双肩质问,却被姬尘一只手扣住他的肩膀,淡淡道。
“请许探花注意分寸,勿在圣前失仪。”
他的手指白皙修长,看起来并不似如何有力,许文驰却无法挣脱,只能惊怒交加地瞪视着他,如果之前还抱有一丝幻想,现在他几乎可以肯定,明珠已经移情别恋姬尘。
“唉,许探花,俗话说覆水难收,明女官既已移情,你又何必强求她兑现当初之诺?就算陛下为你主持公道,也是强扭的瓜不甜,你终究得不到什么。”
卫长卿适时的煽风点火,成功地挑起了献帝身边几位老大人的不满,包括寿王在内,都是尊严不容触犯的大丈夫,在他们的观念里,男人朝三慕四乃是常事,但女人如此,就是寡廉鲜耻,应当游街示众,于是纷纷道。
“哪有这样混账的事!许探花性情敦厚,便合该被这女人玩弄于股掌么?”
“若是连金科探花郎都讨不回公道,那草民何辽生?岂能平息众怒?”
“婚姻大事,岂容儿戏,许文驰乃堂堂天子门生,不是一句激将法便能随意愚弄的!”
寿王也掀起茶盖,抿了一口,看着姬尘慢慢道。
“背信弃义的女子,有何节操可言,本王看无论是许文驰还是姬尘,都不值得娶她过门!陛下以为呢?”
没曾想一向温软的姬尘竟出列道。
“各位大人莫非忘了,下官与明珠的婚约,乃是陛下亲自指婚,下过圣旨的。陛下的金口玉言,难道在各位眼中,尚不及女子的口头一诺?”
众人默然,一齐看向献帝。
献帝十分头大,他本来并不很想管这个闲事,只是看个热闹,但看目前的状况,他也有些骑虎难下了。
“朕是下过旨意,但……正如各位爱卿所言,女子的道义,应当是从一而终,明珠,你既与许文驰有婚约在前,又许他承诺,现在若反口,难免有些情理不容,你以为呢?”
明珠仰首,目光扫过激愤的许文驰,目光幽深。
“各位大人皆指责明珠背信弃义,但敢问许公子对明珠,信从何来?又有何义?当初我为嫁许公子,投湖明志,差点赴了黄泉,而许公子却一直躲在家中,连看也未曾来看过我一眼,如此薄情寡义之人,凭什么要我从一而终,难道道义二字,只是用来约束女子的么?”
许文驰踉跄后退一步,脸色泛白,这件事可谓他心头之痛,当时听闻明珠投湖而死,他自是痛不欲生,只因一时懦弱没有前去……没想到这件事,竟让明珠对他彻底绝望了。
众人神色各异,明珠嗤笑一声,又道。
“诸位和我说道义,咱们便说说道义,因赵大人曾为家父同窗,明珠也多少了解他的喜好,当初让许公子名噪一时的那篇声讨明家的缴文,便是我按赵大人的喜好亲手润色的,后来赵大人对许公子的扶持,难道没有小女一分功劳?明家愧对许家,非明珠之过,但明珠甘愿为父兄受过,不惜诋毁自己的名声来成全许公子才名,究竟有何处愧对于你?至于情义,我对你的情义,从我跳入湖中,而你至始至终没有露面起,就已经消磨殆尽了,反观姬大人,多次救我性命,此恩此义,难道不值得明珠以身相许?寿王殿下与王妃出了名的伉俪情深,还请您为臣女评评,究竟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