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北考科举_作者:不就山(120)

2025-04-30 评论

  披甲的军队闯入,原本几可入画的风景瞬间搅散,名贵的花木被踩踏而过,侍从惊叫四散,乱作一团。

  沈清和皱眉看着乱窜的侍从,几个慌得差点一脖子撞在刀刃上。

  遥光声音一厉,拿出了战场上的架势:“镇西北巡抚使遥光,奉皇命而来,降者不杀,想保住小命的统统跪下!”

  ……

  润安郡的地头蛇,一日之间便被拔除,连襟的严氏得知吓得肝胆俱碎,全家老少潜逃也不忘带着大包小包金银细软,最终在渡汉河时被沿岸的渔民检举,尽数押入牢狱。

  一时间人人拍手称快,叫好之声不绝。

  人心向背,不外如是。

  两岸百姓活了一辈子,只知道世上有个管天下的天子,但这天下太大,不知道有一日天子能降下甘露,恩泽到他们身上。

  树倒猢狲散,尤氏的罪行本来就多到难以遮掩,两郡百姓恰如枯木逢春,物证人证,雪片一样飞来。游街那日,沸反盈天,往日趾高气昂的豪家没了锦衣仆婢,近看也是肉体凡胎,与他们无甚区别。

  西北军走那日,百姓拜倒路边,口中山呼‘吾皇万岁’,似山涛一浪高过一浪,比在和禁宫内日日闻悉得要动人得多。

  沈清和这次只做陪客,看遥小将军白衣银甲,手段利落,上下贴服,无一不顺,已是能独当一面的把式手腕。

  这世上万千寻常人并不知道云端上谈的什么权衡,时机,也不知道自己被碾来碾去,甚至在贵人眼中连棋桌也上不得,偶尔成了他们袖上沾染的浮灰,轻轻一掸,就落进了泥里。

  沈清和心下五味杂陈,从长计议是稳妥,可若是武力镇压来得不利不快,世上遭受磋摩的人就还是一日多过一日……那稳妥又是为了什么呢。

  无论如何,送走了压在头上作威作福的家族,两郡百姓唯有欢欣。

  今日开心,便奢靡一次,回家多吃碗饭吧!

 

 

第83章

  到底不是马背上长大的, 他在马上最多只能行进两三个时辰,再多就是筋酥骨软,双腿都使不上劲。为了不耽误行军, 西北军又对他十分照顾,为他找了辆简单的马车, 速度倒也不慢。

  此次上下一心,润安尤氏的剿灭行动顺利得不得了, 回去的比预想的提早了两日。润安郡地处三州交界,沈清和喜欢这地方, 面向三州招收学生, 在这里再办上个新分院, 也是合适得很。

  事情办完了, 他坐在微微晃动的车厢里, 才有心神想些别的事。他抬起手, 露出腕上一串犹带水檀气息的念珠——

  纹路精致, 浑然天成, 但说实话,自问他本人与东西实在不搭。但这是皇帝陛下摘下的贴身之物, 说是能保平安,以示尊敬, 那也就随身戴着。

  沈清和将念珠从手腕摘下, 放在手心一颗颗拨弄。坊间传闻,昭桓帝不喜神鬼之说, 惠文帝在位时建了多少宫观庙宇, 他就拆了多少座。沈清和原先也信了这套说辞,直到见过萧元政宽大袖下藏着这串佛珠,还有珑璋台的墙面上隐藏着的小佛龛……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嗯……皇帝的小秘密。

  他将珠子收拢进手心,这样晃晃悠悠的交通工具最容易叫人思绪乱飘。沈清和没忍住,又想到了在含章殿的后室暖阁里,覆在眼前的双手,掌心炙热的温度,还有那意味不明的吐息……

  他触上自己的眉心,雍朝人就是再不拘小节,这也……

  ……到底怎么个事儿啊?!

  他开始往前头捋,历代皇帝中,扶持男妃也数见不鲜,理论上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可当那些茶余饭后供人闲谈的野史趣闻,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什么是天降雷殛,劈得人外焦里嫩。

  “清和!”窗帐被一只手掀开,遥光坐在他心爱的白马上,矮身大咧咧往车厢里看。

  沈清和被吓一跳,深吸口气,好整以暇与他对视。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遥光拿起挂在腰间的物什——一枚玄色的长筒,用了一小块牛皮包裹,裸露在外的部分反射着闪亮的光。“这玩意儿你怎么想出来的,也太好使了!有了这东西,还要什么斥候与瞭望军,真可谓是‘千里之眼’!什么时候能叫你的学生弄个千里耳出来?”

  “是望远镜。”沈清和纠正,四大发明在战场上能够展现着关键性的用处。遥光从前一视同仁对所有书院都看不大上,但等这些装备一配到军上,可攻可守,可进可退,他是半个不好也说不出了。

  “真把我当是神仙了,这东西一时半会儿可造不出来。”窃听设备需要的科技可比望远镜高了不止一点半点,有生之年能不能摸到边角也难说。

  遥光身后的中年将领也引马上前,咧着嘴角道:“别说这东西,就是我们将士的盔甲刀枪也不可同日而语!又轻又硬,又快又利,寻常的箭镞破不了甲,其他的甲胄碰上我们的武器,就和纸片一样脆!”

  后头有人应声:“是啊是啊,刚到手那会儿,将士们睡觉都要抱着,没见过这样的好的东西啊!”

  “下次有这样的好东西,我们还要啊沈老师!”

  西北军一群大老粗,也爱跟着学生一起叫‘沈老师’,北地出生,又常年行军在外,戍守边疆,脸颊上难免会有长久浸润风雪的红丝,说话带着西北当地豪迈的音色,嗓门又大又亮,敞亮的像天上高挂的红太阳。

  天下闻名的神兵利器都归王侯将相所有,西北军知道清北郡能铸造武器后,一辈子粗莽难得爱俏,新一批军备在炉时,这个要往刀上刻字,那个要往弓里加上独有的装饰,明明是流水线产品,硬生生被搞成甲方的私人订制。接到这些花里胡哨的需求,不知道制造处流了多少血泪。

  地方望族虽然也豢养府兵,有时还能撬动本地官兵作战,但和强健高大的正规军相比,这些地方兵要么是酒囊饭袋,要么站一起就和小鸡崽似的,更别提西北军还有清北书院军事学院捣鼓出的阴招——一颗催泪烟球就能让所过之处流泪喷涕,闭气禁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绝对的暴力是能够无往不利,但远不是最终达成目的的手段。

  虽然这些东西被造出来,但有时赢也是输,沈清和担心过分先进武器会破坏这个世界的平衡,还是说道:“刀剑用不到实处,就是废铁一堆,但用得过了火,后果会更可怕。”

  将领闻言笑了,认真说:“沈老师,我们都是明白的。西北军比任何人都希望天下太平,等哪一天小政用不到我们了那才好呢,这南边又湿又潮,没有奔马的草场,也没有大方的姑娘,我早就想回西北去。”他说着还弹了弹刀刃,一边听着清脆的鸣响,一边陶醉地说:“等我死了,这把刀就要挂在我的坟头上,人人路过时都会知道这里埋着个了不得的人物。”

  “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赵伯也不晦气。”遥光没要新武器,他扛着御赐的枪,高束的发垂在脑后,和枪尖上的红缨一起飘荡。

  后面跟着的士兵都在偷笑,像西北澄澈夜空中悬挂的明亮星子,沈清和暂扫在京都沾染了一身的糟心,忍不住也和他们一起笑。

  “不过话说回来,也是好久好久没见到小政了,手书从前倒是不少,可这些年寄来的文书还没收到的诏令多。”

  西北军是昭桓帝潜邸时候就伴生的亲卫,私下聊起那位时,几位叔伯也不常常把尊号挂在嘴上,旁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关系亲昵。

  “小政如今是皇帝,皇帝知道不!日理万机的,哪里有这么多闲话要和我们这些白头翁讲。”另一位将领插了句嘴,“小时候我还抱过他呢,从前也是小小一个奶娃娃,一转眼也是当上皇帝了,嘿,真给咱争气!”

  “京都是无聊了点,朝廷里又是一窝的牛鬼蛇神,都抛了和我们一起回去才好……诶,现在沈老师不是也在京都,还能和小政做个伴,挺好,挺好了!”

  沈清和窝在马车里,他自认身体算是强健,但这强健也得看和谁比,和战场上厮杀出的西北军,简直是以卵击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不就山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爽文 成长 古代幻想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