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记些笔记才发觉姜剑威这里没有笔和纸。
只看书不动笔非常挠心抓肺,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程序。
许域忍着不适继续往下读。
一整个下午许域先通读了一遍资料,大概讲的内容是水稻的从育苗插秧到收割去壳的一生,详细介绍了在水稻各个时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小诀窍。
天气很冷,可是炕不可能整天烧着,许域也不可能一直待在炕上。
把昨天买的热水袋灌上80-90度的热水,烫得惊人,能维持一段时间。
其实屋子里还有蜂窝煤炉子,一热水壶那般大小,外头是藤编的,用这玩意就要注意通风,不然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姜剑威之前一直没想起来这玩意,主要是他经常在外边,根本用不着,发现许域那么怕冷就翻出来使。
煤炉子一般直接称它为火炉,把茶壶架在上头,可以一直喝到滚烫的热水,许域他们昨日已经买了热水壶,便不再用它温热水了。
火炉可以用来取暖,把冻僵的手直接靠在藤编网状地外壳处,或者放一层布料会更不烫手。
许域干坐着不动也觉得暖呼呼的,很舒服。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2】
许域没再看下去,太暗的环境看书实在费眼睛,看书这事有的是时间磨。
火炉其实还可以做饭,许域估摸着姜剑威回来的时间。
看着火炉灵光一闪,拿出角落里的一块老姜,刮去老姜的皮后,切成小块,放一小碗清水,掀开火炉的盖布,转而煮起姜汤。
许域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现代生活那么便利,他实在不会做馒头这件费时费力的事儿。
面糊他倒是会,许域决定了,晚上吃暖暖粘稠的面糊糊汤。
一碗面加上半勺盐,加水搅拌至没有明显干粉,让每一粒面粉都和水密切接触,静置二十分钟后再次搅拌把面搅成藕断丝连的状态,起锅烧热,把小葱和生姜还有一些白菜炒巴炒巴,加水煮沸后把面糊倒进去,再一直搅拌,不然容易糊底。
出锅前撒上胡椒粉。暖呼呼黏糊糊的面糊糊汤就做好啦。
姜剑威回来的正是时候。
姜剑威看见许域忙活的样子,无论多少次,这幅属于他的烟火气的场景始终让他觉得很是触动。
许域招呼姜剑威把在火炉上一直温着的姜汤喝了,姜剑威没有直接喝,拿出搪瓷杯把姜汤倒出一半,伸至许域嘴前。
许域一怔,瞬间挑眉,接过那份姜汤,咕噜咕噜地一口气喝完。
许域其实不太爱喝姜汤,太“辣”了,火气腾腾地往胃里冒,暖了整个身子,脸上泛着浅浅的红晕,很健康的面相。
姜剑威也一口气灌完。
姜剑威自然而然地接过许域手里的活,糊糊很难清洗,要努力刷锅才能干净。
许域不爱做清洗的活,他只是觉得清洁工作一向惹人生厌,他更爱食物变成佳肴的过程。
姜剑威觉得这没啥区别,而且他觉得做菜比刷锅难多了。
互补的两个人才能把日子过得长久。
面糊糊汤的味道不算清淡,口感让姜剑威想起了青菜芋仔糊。
12月是芋头成熟期,姜剑威今年没种芋头,他有些忙不过来了。
到时候向村里种了的人换上些,再加点咸菜,非常下饭的一道菜。
这个面糊糊汤是许域第一次做,许域之前只是看过教程,糊糊状总是莫名让他想起胡辣汤这道典型的特色美食。
食材太少,实在是无法发挥。
姜剑威拔回来的冬笋挺多的,许域打算把一部分做成酸笋。
“那我去找刘队长他们借个酸水。”
“不用”,许域叫住往外走的姜剑威,“这个不用酸水都行。”
许域支使姜剑威把冬笋切成细丝,丢进干净的陶罐里,加入井水密封。
静静等上一星期,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吃上螺狮粉里的酸笋啦。
姜剑威没见过这种腌法,在他的记忆里,一般用盐或者是向人要一碗酸水才能成,像这般直接啥也不做倒是头一回见。
…
不知不觉中,三天时间就过去了。
许域再次踏上去公社的路,在门口和高远打过招呼后去了办公室。
他手里的那些资料还没看完呢,刘树人又丢给他《土壤肥科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说学东西不应该只学水稻,一股脑地全扔给许域,像是要把毕生所学的东西都灌给许域。
丢给他之后又开始抽查许域这几天的进度,一连串问题抛给许域,幸好许域这些天都没懈怠,磕磕巴巴地回答出来了。
刘树人另辟蹊径,不问大概念,问得大多是细节问题,都在他手写的标注里,许域只能依着这些天的记忆回应。
汗流浃背了,又想起之前论文答辩时的场景。
“你觉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许域想:天要亡我!穿越还得背书!
幸好刘树人没有想要许域哑口无言,还是让许域张了张嘴巴的。
之后的一天许域都留在办公室里继续看书。
也不只是看书,他还要上课。
啊对没错,就是刘树人讲课,办公室有块黑板,正正好给许域上课。
上午一节,下午一节,其他时间许域自己看书。
阳光从窗间溜进来照耀在许域手里书里的墨字上,求知若渴的眼神,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热枕,刘树人丝毫不敢停下来喝口水。
公社新来的县书记胡海葛推门进来的时候,他们的世界似乎自成一体,只剩下许域和刘树人的眼神交流。
胡海葛已经说不清到底多久没见到孩子认真上课的样子了。
大概五六年吧。
胡海葛家里头为避避风头,见事情越来越严峻,就把胡海葛丢到新昌县这个远远的地方。
胡海葛不想出声打扰他们,静静退出去,不禁嘴角上扬,小声嘀咕着:“今天是个好日子……”
【作者有话说】
【1】源自网络
【2】摘自《水浒传》
考研结束啦哈哈哈哈,火热更新中。
谁能想到作者时速才600,憋了四小时多,晕了。
给我写成美食文了。
宝贝们求评论啵啵啵啵啵啵[可怜][可怜][可怜]
可恶的晋江抽风害我重新写作者有话说。
二编[猫爪]改了bug[熊猫头]
第8章 南优2号种子
时间悄然来到1973年的最后一天。
刘树人这天给许域顺嘴提一下前两年刚面世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刘树人并不认为许域能在短时间内听懂这些,只是想激发激发许域学习热情。
可许域懂啊,雄性不育株“二九南1号A”和恢复系“IR24”配组得到的南优2号的种子,刻进了他的脑子里,这可是杂交稻的开山鼻祖。
许域脸色一变:“老师,今天是几号来着?”
刘树人:“学糊涂了,明天元旦,想放假?”
许域摇摇头,连忙问道:“老师,那我们的杂交水稻现在是不是成功了啊?”
刘树人一怔,他也算得上是相关专业的人,偶尔也能听到些杂交水稻的研究报道,只记得两年前“三超稻”的研究引起了挺大争议。
“三超稻”产量比对照组还少5%,稻草倒是增长了70%。
刘树人感叹地摇摇头:“还没,不过应该快了。”
许域有些急了,他是知道种子是今天面世的,要是等报道发出来,就那初始的三百多斤种子哪里抢得过隔壁湖省的大大小小几百个县啊。
“老师,我觉得都快三年,实验肯定有进展,老师你去问问嘛,要是有,咱们县如果先拿到,我们产量就能翻倍了!”
刘树人挺宠许域这个关门大弟子的,正好他有大学同学也在那农科院里搞研究,应了许域的心愿带许域去胡书记那里借个电话。
许域是第一次见胡海葛,胡海葛国字脸,浓眉大眼的,不笑的时候不怒自威。
但胡海葛是笑眯眯地看着他的。
许域挠挠头,和胡海葛打招呼:“胡书记好,我是红旗大队的许域,您叫我小许就行。”